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0日訊 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一體兩域”戰略布局中,內蒙古區域作為主戰場,駐外職工的幸福感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議題。新礦集團內蒙古能源工會以職工需求為導向,聚焦衣食住行痛點,大力推進“品質生活·煥新行動”,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將關懷送到職工心坎上,為駐外職工打造“家門口的幸福”。
面對駐外職工就醫不便的現實問題,新礦集團、內蒙古能源工會投入165萬元建成8個“健康驛站”,覆蓋上海廟區域所有礦區,提供基礎診療、健康監測及24小時應急服務,實現“小病不出礦、體檢零距離”。該舉措被《人民日報》報道點贊,成為企業民生工程的標桿。
為解決職工往返難題,新礦集團內蒙古能源黨委、工會聯合航空公司開通每日往返航班,以火車票價享受航空便利,已惠及近800人次。除了濟南遙墻,目前新礦內蒙古能源正在對接濟寧大安、臨沂啟陽兩個機場,并同步提供“兩頭接送”服務,徹底打通職工探親、休假返程“最后一公里”。
圍繞職工生活品質升級,新礦集團兩級工會啟動“四個一”暖心工程:每棟公寓增設1個“暖心熱水站”、1個“幸福洗衣吧”、食堂開設24小時熱餐窗口、升級文體設施,配備凈化熱水器、健身器材等。此外,“通勤班車”“十元自助餐”“異地報銷”等政策疊加,構建起全方位生活保障體系,讓駐外職工“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開心”。
為豐富職工業余生活,新礦內蒙古能源工會在職工宿舍區新建文體活動中心,打造“10分鐘文化圈”。通過組建球類、文藝表演、志愿服務等9大類協會,開展“礦嫂探親行”等活動,讓職工在勞動之余感受“家”的溫暖。與此同時,針對職工家庭養老后顧之憂,新礦集團工會推出“孝心床位”項目,目前已為10余位職工父母提供安心住所;成立愛心托管班,解決雙職工家庭子女看護難題。
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讓駐外職工的獲得感與幸福感顯著提升。如今,新礦內蒙古能源職工宿舍區里歡聲笑語不斷,文體場館內活力涌動,“健康驛站”前排起長隊……一幅“生產安心、生活舒心、精神怡心”的和諧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通訊員 閆文芳 徐進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