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日訊 4月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農業農村廳主要負責同志等解讀2025年山東省委“一號文件”。
去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28萬億元,同比增長3.9%;新增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67家,總數超過1.1萬家;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達到8個、現代農業產業園17個、農業產業強鎮111個,鄉村產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
下一步,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
一是抓龍頭企業。實施龍頭企業提振行動,針對不同產業遴選推出骨干企業、成長型企業,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在科技研發、裝備升級、上市培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打造一批百億級、五百億級龍頭企業。
二是抓聯農帶農。一方面,推動各類產業鏈條向農業農村農民延伸,讓群眾有活干、有錢賺;另一方面,將聯農帶農成效與政策支持掛鉤,引導各類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參與產業發展、更多分享增值收益。比如,中裕集團實行“企業+基地+農戶”合作模式,推行“免費供種、免費播種、免費收割,加價10%以上收購”的“三免一加”優惠政策,帶動濱州市及周邊地區種植優質小麥270多萬畝,累計幫助農民增收33.8億元。
三是抓特色產業。全省初步篩選了330個地域特色明顯、基礎較好、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涵蓋蔬菜、水果、畜牧、漁業、中藥材等各個領域,做到一業一策,培育壯大,進一步帶動農民增收。深入實施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梯次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等,推動實現每個區域都有特色產業、每個產業都有支撐鏈條、每個鏈條都有重點項目。
四是抓“小微產業”。抓產業的目的就是促進農民增收,“小微”產業是農民身邊的產業,能帶動農民直接受益、直接增收。比如,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瑯琊草編、巨野工筆牡丹畫等,都是典型代表,關鍵是要深入挖掘,重點培育,形成規模、形成品牌。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農村電商、手工業、民宿等,幫助農民掌握更多技能技藝,在家門口就地就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