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2022-12-06 08:44:12
原標題:山東泗水村企共建見實效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原標題:山東泗水村企共建見實效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山東省泗水縣工商聯今年以來牽頭成立以優秀企業家、鄉賢、合作社負責人為核心的“鄉村振興聯合會”,聯合35家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通過村企共建、村企聯建方式,助力鄉村發展。
截至目前,“鄉村振興聯合會”成員總投資金額10.1億元,建設“龍灣湖鄉村振興示范區”“泉林青龍山片區”等興村項目36項,惠及全縣40個村(社區)。
黨建引領 激發企業活力
泗水縣地處魯中南部,屬沂蒙紅色革命老區,是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也是農業大縣。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泗水縣工商聯立足泗水縣食品產業集群優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泗水縣“萬企興萬村”行動工作推進組。吸納以泗水利豐食品為代表的會員企業78家,并對會員企業進行調研、指導,動員企業投入到“萬企興萬村”活動中,讓企業精準發力,與村(社區)分領域結對幫扶,同時簽訂幫扶協議。
泗水縣召開座談會、工作推進會,聘請專家教授到企業講課。牽頭組織銀行、金融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會,根據企業信用評定等級,幫助企業申請貸款。同時,積極向縣人大、政協推薦會員企業成員,吸收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今年泗水縣重點牽頭推進的“龍灣湖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尼山鹿鳴田園綜合體項目”,被評為“‘萬企興萬村’實驗項目”。
村企共建 發展特色產業
產業興旺是鄉村發展的重要一環。為此,泗水縣工商聯積極引導一批自身條件好、經濟實力足、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助力鄉村振興,以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為主要模式,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實現資本下鄉、互利共贏。
泗水縣工商聯引導企業搭建項目載體、提供技術輔導,讓銀行提供信貸服務,由農戶自發入駐,積極推動三個“萬企興萬村”示范項目——甘薯全產業鏈富民項目、等閑谷藝術小鎮項目、尼山鹿鳴田園綜合體項目。
泗水縣發揮黨建引領優勢,探索推行村企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做到訂單農業有“訂金”、基地就業有“薪金”、土地流轉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閑散土地200余畝。推動地瓜、蜂蜜、柘陶、砭石等地方名產品牌化,并開辟名產店、特產店建設路徑,在閱湖尚儒研學游基地文創街打造“虎咬瓜”等名產品牌,有力帶動農產品產業鏈發展,實現企業、村集體和群眾三方增收。
今年以來,共流轉3000畝土地,聘用農民500余人,甘薯訂單面積達到7萬畝,惠及泗水縣12個鄉鎮50余個種植大戶,增加村集體及農民資產1200余萬元。
企業反哺 提升鄉風文明
泗水縣工商聯積極引導村集體、合作社和農戶等經營主體,與企業共同參與項目建設經營,并創新線上線下無縫隙開放型培訓模式,利用企業高新技術平臺、鄉村振興合伙人制度,帶動并改變鄉村的文化生態和鄉風民風等新文明治理結構,增加村民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泗水縣工商聯為增強村集體自身“造血”功能,加大“新型農人”培養,帶動群眾共同增收致富。今年以來,發揮“鄉村振興聯合會”的牽頭作用,先后打造現代農業甘薯產業、文旅康養休閑農業、教育培訓人力資源、數字經濟智慧農業等板塊,引導企業運用“海藍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中國甘薯產業大數據平臺”“一起種”APP等技術平臺,讓農戶隨時隨地能與專家在線交流,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泗水縣建造學得會、聽得懂、用得上的家門口莊戶學院,培訓農業農村實用性人才3000多人,遍及圣水峪鎮8個村。同時,召集鄉村振興合伙人33人,落地餐飲、茶咖、民宿、研學、會議培訓、非遺手造、品牌專賣等文化旅游業態30余個。
泗水縣建設針對鄉村勞動力的培訓學習機制,先后開展鄉村振興合伙人能力提升高研班、草(柳)編技藝培訓、種植技術服務等主題培訓教育活動,培訓鄉村產業各類人才3000人,間接帶動全縣2000多戶村民加入到產業鏈當中聯動發展。
該縣還因地制宜,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在東仲都村建成“山東手造一條街”,推動龍灣湖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快速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