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4-04 09:31:04
原標題:一個文藝兵的赤誠之心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一個文藝兵的赤誠之心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李榮坤
▲ 青年時期的陳文銳 受訪者提供
陳文銳是一位中央芭蕾舞團的離休干部、國家一級演奏員,也是一位抗戰老兵,歷經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平年代,他仍然以文藝兵的赤誠之心為祖國的文藝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1941年,上海徹底淪陷,當地百姓的生存狀態越來越艱難,連吃米都很困難,陳文銳的母親擠在買米的隊伍里,被日本人打了一拳,這讓原本身體就瘦弱的母親一病不起,釀成哮喘后死在醫院,“失去母愛的痛苦讓年僅5歲的我,在心中深深埋下了對日本人的仇恨。”陳文銳說。
1942年,陳文銳的父親通過上海新四軍四師的聯絡科長徐金強,把他的姐姐送到淮北根據地參加新四軍。1945年,父親又把陳文銳托付給徐金強,由地下聯絡員毛鐵民等人將其送到解放區與姐姐匯合,姐姐隨拂曉劇團赴前線后,陳文銳則被安排到后方四師師部的雪楓子弟小學上學。陳文銳的音樂天賦在那時便顯露出來,從未碰過京胡的他,竟然自己捉摸著拉出一個秧歌調,嘹亮的嗓音也是他的一大優勢。9歲的他到抗大四分校的文化隊(后更名為“雪楓文工團”)報到,正式成為一名文藝兵。
“我們第一次演出是去一個叫‘高橋’的地方,因為體力不支,我的班長和一位區隊長就輪流背著我走了30里路;一位老大哥還經常半夜抱我出去上廁所;我生疥瘡時疼痛難忍,指導員就讓我和他一起住,讓通訊員每天給我擦藥;冬天,我的手上長凍瘡,腫得跟小饅頭一樣,團長就給我弄點凡士林……”陳文銳說,那時候條件很艱苦,但大家對年齡小的孩子非常愛護,雖然沒有家人在身邊,他卻時刻感受著部隊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陳文銳在談到解放戰爭前夕的經歷時說:“我們從蘇北撤往山東時,走到漣水,離敵人只有兩三里地,就拼命往前跑。最危險的時刻是過黃河,前有黃河天險,后有追兵,上有飛機轟炸,附近還有武裝土匪襲擾。后來,一大隊的學員(連長以上的軍事干部)都被派來保護我們,處處是險境?!?/p>
撤到后方,團長讓年僅12歲的陳文銳組織當地的兒童團,參加土地改革。陳文銳回憶,那個時期,他們演出的劇目包括《晴天》《白毛女》《欽差大臣》《王貴翻身》和《小放?!返?,陳文銳唱歌、跳舞、拉二胡。雖然戰時條件艱苦,但大家用全部的熱情為戰士們表演,鼓舞士氣。
1952年,陳文銳調入志愿軍鐵道兵文工團,赴朝鮮戰場為志愿軍進行慰問演出。美國戰機經常在朝鮮戰場轟炸,陳文銳曾遇到兩次令他永生難忘的事件。
第一次是在志愿軍鐵道兵文工團深入部隊一線生活時,他與戰士們一起搶修鐵路。“有一天,我們負責修建的橋完工后,就去往各個連隊演出,連演兩場已是半夜,但氣氛非常熱烈,在乘卡車返回駐地的路上,大家都意猶未盡,一路高歌,忽然有人喊:‘有飛機!’緊接著防空槍響起來。飛機投擲下來的炸彈,一顆落在前方小山上,另一顆似乎就在我們頭頂上。好在司機反應迅速,聽到防空槍聲,立即關燈減速并拐入旁邊的溝里。隨后就聽到‘轟’的一聲巨響,炸彈在幾十米外爆炸。如果我們當時沒有拐彎、減速,后果不堪設想?!标愇匿J說。
還有一次是朝鮮黨代會召開時,陳文銳所住的地方離會場只有一兩里的距離。美國B-29重型轟炸機突然來襲,投下一排排炸彈,“我們看到飛機后,趕緊往山上跑,長長的彈片噼里啪啦落下,瞬間,硝煙滾滾,炮聲隆隆。”陳文銳說,轟炸結束后,他們住的村子已經成為廢墟,場景慘不忍睹。
在朝鮮戰爭期間,志愿軍鐵道兵文工團曾到第1師第1團第1營的楊連弟英雄連收集素材,將戰士們的事跡編成文藝作品演出。同時,還普及文藝知識,培訓戰士們參與文藝活動。陳文銳利用自己的舞蹈、拉手風琴和二胡等才藝優勢,在舞蹈訓練班、簡譜訓練班擔任教師,培訓效果出色。鑒于陳文銳在朝鮮戰場的優秀表現,他榮立了三等功。
1954年,陳文銳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他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系,開始了專業的音樂學習之旅。之后,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直到1972年調到中央芭蕾舞團擔任二隊樂隊的大提琴首席。其間,陳文銳曾多次赴港澳臺等地,演出《紅色娘子軍》《天鵝湖》等劇目,他始終以文藝兵那顆赤誠之心,為祖國的文藝事業做出貢獻。陳文銳表示,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該關注人民的生活,為人民創作出精彩的藝術作品,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文藝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