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3-05-25 10:17:05
原標題:從木桶理論看區域協調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從木桶理論看區域協調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
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期間強調,“就整個廣東來講,珠三角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但廣東要發展,不僅要靠珠三角,粵北、粵東、粵西這些地區也要聯動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促進共同富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總書記這番語重心長的話語,既是對廣東打破區域發展不平衡、實現聯動發展的諄諄叮嚀,也是對全國其他地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殷切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曾以“木桶理論”作喻談及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思路。他說:“這好比一只木桶的裝水容量不是取決于這只木桶中最長的那塊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從廣東的情況出發,這里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和排頭兵,地區生產總值連續34年位居全國第一,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優等生,但與此同時,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在全國較為突出——粵東西北土地面積占全省近七成,人口占約五成,GDP卻僅占全省的兩成,而土地面積僅占全省三成的珠三角,GDP卻占了全省的八成。從全國范圍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更是突出存在,主要表現在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東部沿海地區很多已經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中西部不少地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還不完善,產業配套不健全,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滯后。區域發展不平衡已經成為影響我國高質量發展的一大掣肘因素。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要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前提下,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一方面推動發達地區加大對落后、偏遠地區的幫扶支持力度,不斷完善相關的機制建設;同時,欠發達地區也要順勢而上,努力抓住時代和政策的機遇,既要積極轉變觀念、堅定發展信心,艱苦奮斗、“弱鳥先飛”,更要立足當地實際,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徑,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和提升實力,就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區域發展差距的形成是自然資源、地理環境、人口密度、歷史條件等因素長期耦合作用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需要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并不是要求所有地區同時同步達到一個富裕水準,而是允許不同地區還會存在一定差異,不一定非要齊頭并進。這是一個在動態中向前發展的過程,要持續推動,不斷取得成效。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唯有下大力氣,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漸補上那塊“短板”,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才能早日照進現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