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0-29 09:39:10
原標題:創新“四進雙融”模式 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創新“四進雙融”模式 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
來源:中國教育報
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需通過全方位、多維度教育實踐營造良好育人生態。濟寧醫學院是國家精神醫學專業人才主要培養基地之一,是全國較早開設精神醫學本科專業的4所院校之一。精神衛生學院是由1988年設置的“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專業演變而來,歷經30余年的演進和發展。
多年來,學院秉持“全面發展、德才并重”的理念,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黨建為引領,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將立德樹人貫穿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環節,推動思政教育“進課堂、進校園、進網絡、進專業實踐”,探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第三課堂”深度融合,構建“四進雙融”機制,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提升。
注重思想引領 強化多元保障
學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固樹立協同意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提升專業教師隊伍的育人能力,為立德樹人提供堅實的保障。重視思政教育,通過課堂教學、主題講座、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充分發揮教工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教職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深化課堂教育教學改革,修訂和完善本科生、研究生培養方案,圍繞精神醫學國家級別一流本科和心理學省級一流本科建設標準,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成立“匠心育人”工作室,實行導師制,學院為每名學生配備一名教師,教師不僅在學術方面給予學生指導,更在德育方面進行言傳身教,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學院地處儒家文化發祥地,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將儒家經典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通過舉辦儒家經典誦讀演說、辯論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聚焦“四進”抓手 提升育人成效
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實現思政教育“進課堂、進校園、進網絡、進專業實踐”,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模式。按照“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要求,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通過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發揮課程育人功能。以“精心向黨,匠心育人”黨建品牌建設為契機,加強以黨建帶團建,讓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打造精品黨課,邀請專家和學院班子成員為師生舉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10余場、開展主題黨團日活動140余場。搭建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利用學院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等,發布與思政教育相關的信息和資源;開發網絡思政課程,提供在線學習交流的機會,拓展教育途徑,擴大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安排學生到醫療機構進行實習實訓,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在培養精湛醫術的同時,始終把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醫療行業的職業道德和人文關懷,增強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
聚焦“雙融”模式 豐富育人載體
學院注重理論與實踐、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深度融合,積極推動“第一課堂”(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課余時間的課外活動)、“第三課堂”(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實習實訓等)的深度融合,構建多維度育人環境,形成全方位育人模式。在課程設置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第二課堂”“第三課堂”中的實踐經驗和案例引入“第一課堂”,使理論教學更加貼近實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充分發揮國家級別一流本科專業優勢,積極打造“精心”育人工作品牌,開展“科技文化藝術節”“體育文化藝術節”等活動,引導學生開展集專業性、學術性、娛樂性于一體的“第二課堂”活動。創立“大學生科研創新訓練營”,積極搭建各類平臺,如實驗室、實訓基地、創新創業中心等,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各類創新大賽與學術競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資源,全面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依托學院“精心”志愿服務隊,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如“百萬大學生進社區”社會實踐以及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全國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將所學專業服務他人,在實踐中體驗社會生活,培養責任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品德修養和增強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學院立德樹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和競爭力也不斷增強,為行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有益借鑒。未來,學院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改革、拓展實踐平臺、優化教育環境、推動多方協同,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為精神醫學領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蘇偉 強景 李娜 閆迎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