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藍色糧倉牧歌嘹亮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本報記者 喬金亮

2024-12-05 09:32:12

原標題:藍色糧倉牧歌嘹亮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藍色糧倉牧歌嘹亮

來源:經濟日報

浩瀚的海洋是巨大的“藍色糧倉”。海洋漁業既是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重要途徑。如今,在廣闊海域,人們耕海牧漁,逐步打通了海洋漁業生產全環節,不斷激發海洋經濟藍色動能,唱響新時代的海洋牧歌。

“藍色引擎”動力澎湃

海洋對漁業發展的意義非同尋常,堪稱“藍色引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徐樂俊介紹,海洋為全球提供了六成以上的水生動物產量,“藍色糧倉”是全球越來越重要的食物來源。在我國,海洋漁業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水產品產量,而且在生態文明建設、產業融合發展、服務對外開放等方面具有獨特價值。海洋漁業還是發展漁業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我國歷次漁業科技應用轉化引領的產業浪潮都發端于海水養殖領域。當前方興未艾的深遠海養殖,正醞釀新一輪漁業產業浪潮。

海洋漁業是拉動沿海漁區經濟的有效載體。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廳長楊勝杰說,浙江省持續推進減船轉產,實施遠洋漁業“雙千工程”,推動海洋捕撈提質增效;實施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打造水產養殖集聚區,做優做精海水綠色養殖;推進7個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試點,打造一批港產城村融合發展、產業興旺漁民富裕的美麗漁村。

“近年來,各地加強生產指導,緊抓穩產保供,推進產業發展,促進漁民增收,海洋漁業總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為‘菜籃子’產品穩定供給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國內海水產品產量3353萬噸,同比增長3.92%,其中海水養殖產量2396萬噸,同比增長5.27%,海洋捕撈產量957萬噸,同比增長0.7%。海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質量安全。在此基礎上,海水養殖產業進一步優化,深遠海養殖加快發展,設施裝備支撐效果顯著增強,海洋漁業資源養護和利用制度不斷完善。

科技是海洋漁業發展的強大后盾。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黨組書記陳金發介紹,該院以優異種質創制為引領打造水產養殖“中國芯”,建成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獲批建設海水養殖生物育種與可持續產出全國重點實驗室,培育了不少新品種。同時,以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研創為核心助力漁業穩產保供。自主研創“船載艙養”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創制“萬噸級”半潛桁架結構養殖漁場等高海況養殖平臺裝備,成為深遠海養殖的“漁之重器”。

從近海走向深遠海

打開地圖,可以發現廣東省海洋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大陸海岸線長度、海域面積、海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二、三位。然而,隨著近海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缺乏前期規劃、養殖密度增加等問題也逐漸顯現。推動海水養殖走向深遠海,成為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必答題。近年來,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提出“疏近用遠、生態發展”,實施“陸海接力、岸海聯動”,努力發展深遠海養殖。

“深遠海養殖是指在離岸較遠、水深較深的海域開展養殖。1998年海南自挪威引進深水網箱設備,開啟了我國深遠海養殖的實踐探索。”徐樂俊介紹,早期的深遠海養殖,主要是發展深水網箱。2010年至2023年,深水網箱養殖快速發展,2023年產量47.28萬噸,是2010年的8.5倍。近幾年,大型養殖工船及養殖平臺設備建設不斷取得突破。2017年首艘養殖工船“魯嵐漁61699”建成,“振漁1號”“德海1號”“福鮑1號”等大型深遠海養殖平臺陸續建成投產;2022年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投入使用,標志著我國深遠海大型養殖工船產業實現了由“0”到“1”的突破。

隨著越來越多的海上裝備向深遠海挺進,相應的海產品走進更多消費者的視線。在廣東湛江,巨大的圓形深海養殖網箱星羅棋布,一個周長100米的網箱里,金鯧魚的年產量可達50噸。在福建連江,從“振鮑1號”“振漁1號”到“閩投1號”,11臺套深遠海裝備養殖平臺的總養殖水體近20萬立方米。在山東青島,“深藍1號”養殖的大西洋鮭12小時內就能端上青島消費者的餐桌,依托冷鏈36小時內就能進入其他省份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深水網箱5660萬立方米,水產品產量47.28萬噸,分別是“十三五”初期的5.5倍和4倍,占海水魚類養殖產量的23%。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堅持深遠海養殖綠色發展。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白皮書,截至2023年,累計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169個,年產生生態效益近1781億元。海洋牧場作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修復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在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海水養殖逐步由近海向深遠海拓展,自主研制的全潛式深海智能漁業養殖裝備投入運營,開創了我國獨特的深遠海綠色養殖模式。

全力開拓發展空間

近年來,海洋漁業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利益鏈,海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從育苗養殖到裝備制造,從水產加工到冷鏈物流,從產品研發到市場營銷,由“一條魚”牽出的“一條鏈”日臻完善。下一步,新的發展空間在哪里?

“海南是海洋大省,受權管轄海域面積200萬平方公里,海洋漁業船舶約2.4萬艘,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林謨諧介紹,農業農村部與海南省政府去年簽署共建海南漁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戰略合作協議,這是全國首個部省漁業合作協議,為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海南提出到2035年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的戰略目標,出臺了若干政策措施,大力推動海洋漁船管理改革,規范生產秩序,促進漁業轉型升級。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拓展漁業發展空間。一是以技術成熟、經濟適用的重力式網箱為主,桁架類網箱為輔,養殖工船為補充,大力發展深遠海養殖。二是探索推進海上牧場建設。探索海洋牧場與增殖放流、深遠海養殖、休閑漁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研究提出以漁業為特色的區域性海洋綜合開發方案,推動建設海上牧場產業集群。三是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繼續推進漁港經濟區建設。

廣州市番禺區被納入中央財政資金補助的漁港經濟區試點名單。番遇區區長葉珊瑚說,打造以漁業生產、水產品加工、休閑漁業、濱海旅游等為特色的新型漁港經濟區。當地大力發展漁港經濟,投入6億元建設的名優現代漁業產業園和17萬平方米的海灝生物科學園相繼建成,一批科技創新型養殖企業紛紛落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探索數智財務人才培養創新模式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數智化已經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面對這樣的趨勢,山東華宇工學院財務管理專業在人才培...[詳細]
經濟日報 2024-12-05

山東泗水縣聯動各地商會助推民企發展

近日,山東省泗水縣首屆異地商會沙龍活動在青島舉辦。當日,泗水在青企業商會、泗水在京企業商會、青海泗水商會、上海泗水商會、濟南泗水商...[詳細]
中華工商時報 2024-12-05

何以中國 | 在黑陶邢文化博物館觸摸黑陶文化新脈動

央視網消息 在山東省日照市的富陽路深處,有一座隱身于此的黑陶專題博物館——黑陶邢文化博物館。走進這里,既能看到千年窯火的生生不息,...[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12-04
山東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有了“抓手”

山東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有了“抓手”

央廣網濟南12月4日消息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科技成果轉化是整個科技創新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科技成果只有應用到產業上,轉化為現實生...[詳細]
央廣網山東頻道 2024-12-04

山東探索濕地資源化利用 邀民眾共享生態“紅利”

中新網濟南12月3日電“當前,正值秋冬候鳥遷徙的高峰期,黃河口濕地迎來每年的最佳觀鳥季,數百萬只候鳥陸續來到這里停留越冬、棲息繁殖。...[詳細]
中新網山東頻道 2024-12-04

山東通報19批次食品不合格:農殘超標、添加劑超量

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近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對保健食品、餐飲食品等24大類食品1003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餐飲食品、豆制品、酒類、...[詳細]
中新網山東頻道 2024-12-04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大學揭牌

11月27日下午,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大學揭牌儀式在東營市技師學院舉行,東營市技師學院黨委書記崔建華,東營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解...[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4-12-04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院開展黨建共建活動

本報訊近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組織人員赴山東航空學院開展黨建共建活動,旨在通過在黨建、人才培養、醫療服務等方面探索更加緊密的合...[詳細]
健康報 2024-12-04

華東監督站組織交流AP系列核電廠經驗

本報訊生態環境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近日在山東省威海市開展AP系列核電廠經驗交流活動。會上,華東監督站通報了華東地區AP系列核電廠在...[詳細]
中國環境報 2024-12-04

助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助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國全力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稿件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經濟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交通物流是推進降低全社會物流...[詳細]
新華每日電訊 2024-12-04

青島:“行風”20年“在線”,為民辦事“不下線”

青島 “行風”20年“在線”,為民辦事“不下線”稿件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各地2004年,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和青島市廣播電視臺聯合開辦廣播熱線監...[詳細]
新華每日電訊 2024-12-04

青島理工大學:建平臺助繼續教育提質增效

◎本報記者宋迎迎通訊員董蘭國曹玉潔“線上學習資源特別豐富,而且形式多樣、質量高,方便了我們的日常學習。”11月26日,青島理工大學繼續...[詳細]
科技日報 2024-12-04

云南省工商聯提升法律服務質效

“法律服務作為工商聯‘服務興會’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們高位推動法律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日前,在西南片區工商聯法律服務工作交流會上,...[詳細]
中華工商時報 2024-12-0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