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2-23 09:30:12
原標題:以科學啟蒙之力實現全環境立德樹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以科學啟蒙之力實現全環境立德樹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將對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融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既是面對時代變革的迫切要求,也是充滿期待的無限挑戰。近年來,青島市上合示范區實驗幼兒園秉持“循自然之道,成生命之美”辦園理念,以“播撒科學的種子”為核心價值追求,構建“玩+”科學教育生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培養有科學精神又有人文關懷的新時代兒童。
尋常環境的不尋常——
“理念+環境”,根植“玩”的興趣欲望
幼兒學習發展是在特定環境下完成的。環境是科學啟蒙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從物質支持到精神激勵的橋梁紐帶。
創設“會說話的環境”,熏陶幼兒身心。幼兒園在環境創設中融入科技元素,使全環境育人的特殊價值顯而易見。如在幼兒園樓梯護欄上,懸掛幼兒找到的“心中的科學家”畫像,有“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將崇敬之情融入到身心中,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習的榜樣。再如一樓門廳設置科普宣傳展區“小問號,我來答”,幼兒在與同伴、家長的交流互動中,感受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給生活帶來的美好。
感受現代設備,體驗科技神奇。首先基于幼兒的探究需求,打造富有科技元素的科探坊。幼兒園放置了力與機械、測量與設計、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主題器材,讓幼兒在操作擺弄過程中充分激發探究欲,讓科學意識在實踐中萌芽。其次使用現代化生活設施,如在幼兒園入門處的紅外線人臉識別設備,讓幼兒體驗“一看就開門”的便捷;一樓門廳的機器人,讓幼兒在與其互動中感受科技的神奇。
挖掘“真正的書”,激發自然探究。將大自然看成是一部活教材,一本幼兒必讀的“真正的書”,這是幼兒獲取科學知識的必然路徑。為此,幼兒園種植了品種繁多、四季特征明顯的幾十種花草果木,讓幼兒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一季變葉、二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飼養園里,有幼兒通過自主投票、家長支援送來的小動物和自發種植的各種農作物。通過近距離地接觸大自然,利用感官進行觀察和觸摸,實現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認知與創造。
萬物皆有生命——
“課程+融入”,挖掘“玩”的教育價值
為實現“一苗一世界,長成各千秋”的教育愿景,在辦園理念引領下,幼兒園構建“潤禾·四季”課程,實施養德、啟智、健體、怡情、尚勞“五育”并舉的培養路徑,培育“親自然、融社會、揚自我”的快樂兒童。
園本課程慧建構,喚醒生命成長活力。在課程理念“向陽而生,潤禾而行”的指引下,“潤禾·四季”課程由基于審美表現的“春生”、基于探索發現的“夏探”、基于創造滋養的“秋拾”、基于運動發展的“冬搏”四大主題組成。同時,基于園所地域特點,深挖上合國家多元文化,以“上合之美、上合之韻、上合之趣、上合之奇”為主線,將“魅力上合”主題活動納入課程,在“聽聽、看看、說說、做做”中近距離了解上合多國文化,感受科學技術帶來的蓬勃發展。
班本課程巧生成,拓寬科學探究內容。一是抓住重大科技事件契機,培養幼兒科學素養。如大班結合“神十九”發射等特殊時刻,開展“探秘太空”班本化課程,通過小小航天員、空間站大揭秘等活動,培養幼兒樂于探究和創造的學習品質,萌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二是抓住幼兒探究興趣,生發課程故事。如小班《蛋寶寶的秘密》主題實施過程中,幼兒充分參與并感受到生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萌發探究生命的興趣,實現對生命的科學理解。
孩子是天生的小玩家——
“放手+支持”,引發“玩”的探究意義
教師用搭建“腳手架”的智慧,引發孩子從“玩”到“不只是在玩”的轉變。
科學,讓一日活動更有生活味。幼兒有著與科學家一樣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總是不斷探索身邊事物以尋求解答, 而且特別喜歡問“為什么”。如幼兒發現戲水池的臟水抽到下水道非常浪費,于是探討各種運水澆灌植物的方法,將PVC粗管用支架、輪胎等材料架構起高低適度通道,利用水車通過PVC管輸出到綠化地帶?!八吞幜鳌钡目茖W現象、管道的空間架構在幼兒的探究操作中無形感知。
科技,讓自主游戲更有探究味。在幼兒園游戲場,尋常時刻的科學體驗,蘊含幼兒的深度探究。如掉鏈子的自行車被大一班幼兒生發出“修車鋪”探究實踐活動。起初,他們用獨木橋架起汽車作為工作臺,發現無法檢修汽車下面的零件后,于是決定更換。最終幼兒發現用廢舊的輪圈作為滑輪掛在房梁上,既省力又靈活,真正實現維修汽車可自如升降。
一個籬笆三個樁——
“整合+聯動”,拓寬科學啟蒙教育場域
幼兒園是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的主陣地,而家庭和社會是實踐場,只有“幼兒園、家庭、社會”三方站在一條線上,同向發力,才能打通相融的“園家社”全環境育人“三公里教育生態圈”。
聯通家庭,感受別樣科技。一是家庭開展親子共讀科普圖畫書活動,將科學探究延展到家庭。幼兒園鼓勵每個家庭創建“一平方米”書屋,在安靜溫馨的氛圍里,親子依偎在一起探索科普圖書的奧秘。二是家長入園體驗科宣行動。飛行員家長講解飛機的構造及飛行原理等內容,激發幼兒科技強國的愛國主義情懷;邀請農場里的爺爺做種植輔導員,讓幼兒在學習種植技巧、了解植物生長奧秘的同時,養成關愛集體、熱愛勞動、珍惜食物等優良品德。
融通社區,拓寬科技體驗。一是帶幼兒走出校園感受“活教材”。走進社區場所,開闊幼兒視野,為探究注入生命力。在汽修廠,萌發對汽車組裝、維修、發明等的持續探索;在京東物流園,了解機器人進行分揀快遞的過程;在上合之珠,感受“一帶一路”科技發展。二是將社會不同領域的科技人員請進來。如邀請社區管理員來園組織“垃圾分類小課堂”活動,向幼兒宣傳科學環保新風尚;邀請高校專家教師,入園把脈問診,開闊幼兒視野,提高科學啟蒙教育的有效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青島市上合示范區實驗幼兒園將堅持培養幼兒科學素養, 以“探究、體驗、發現”為核心, 追尋兒童科學啟蒙教育真義,讓幼兒在“嘗試、操作、探索”中實現全環境育人目標,讓每個孩子的人生都綻放別樣精彩。
(欒德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