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人民日報》點贊濟南攝影師劉福海:38年,用鏡頭定格黃河之美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5-01-06 06:50:01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6日訊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06版以《山東濟南攝影師劉福海——38年,用鏡頭定格黃河之美(守望)》為題,點贊山東濟南攝影師劉福海。文章指出,劉福海用鏡頭呈現了黃河沿岸風土人情的變遷,也記錄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下為報道全文。

山東濟南攝影師劉福海——

38年,用鏡頭定格黃河之美(守望)

劉福海的黃河攝影作品(局部)。受訪者供圖

“近了,近了!”劉福海身體伏在巖石上,眼睛緊貼相機,額頭沁出了汗珠。黃河水聲如萬馬奔騰,從石崖上飛瀉直下,忽地,跌入深潭,濺起巨大浪花,激起一團團水霧……劉福海屏住呼吸,“咔嚓咔嚓”,迅速按下快門,捕捉壺口瀑布的恢弘氣勢。

2024年,劉福海再一次來到壺口瀑布拍攝黃河。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他的內心依然激動不已。

年過七旬的劉福海家住山東濟南,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38年時間里,他追隨黃河的腳步從未停止,自黃河源頭出發,至入海口山東東營,他拍下了幾萬張關于黃河的照片,僅壺口瀑布就去過40余次,每次往返近2000公里。

對黃河感興趣,源自劉福海的少年時期。“那時候,大家喜歡去黃河大壩上玩兒。”劉福海說,看著黃河滾滾向前,連綿不斷的浪花卷著泥漿跌宕起伏,給他帶來深深的震撼。

上世紀80年代,劉福海進入濟南一家汽車制造廠上班。1987年,為了給公司拍攝宣傳素材,他與同事背著行囊、長途跋涉,來到壺口瀑布拍攝黃河。“那時正值酷暑時節,我們沿著黃河岸邊向壺口瀑布前進,忽然隱約聽到陣陣沉悶的轟鳴聲。”劉福海回憶,“那聲音由遠而近,越近越清晰,再走近,隱約看到遠處瀑布的輪廓,聲音如同列車呼嘯而過,我們都興奮得跳了起來。”

站在壺口瀑布前,眼前是黃河的氣勢磅礴,少年時的記憶涌上心頭。劉福海濕了眼眶:“這或許就是母親河的神奇力量。”

能不能讓更多人欣賞到黃河的美?返程路上,劉福海下定決心,要為黃河拍照。

拍出黃河之美不易,得先磨煉拍攝技能。劉福海查閱了大量關于黃河的攝影畫集,四處請教,構圖、曝光、焦距、濾鏡……漸漸地,他摸索出自己的門道。

拍攝路上,劉福海曾陷入險境。有一次,為了找更好的拍攝機位,他光著腳走進黃河灘涂,沒想到陷進泥坑里,越想掙脫,陷得越深。“最后大半個身子陷了進去,我第一反應還是把相機舉高點,保護好里面的照片,畢竟太珍貴了。”劉福海說,幸虧同行的隊友將他救出,但他的腳底卻因被碎石劃破而感染,從此落下病根。

為何要去那么危險的地方?“多數人能夠到達的地方,拍出來的影像大同小異,很難再出奇出新。”劉福海說,“想要拍到不同尋常的黃河影像,只有找更特別的拍攝角度,去平常到不了的地方。”

2019年,劉福海出版了一本黃河主題攝影藝術作品集。翻閱畫冊,同一條河,千姿百態,有的如毛發,有的似泥漿,有的像絲綢;時而灑脫,時而豪邁,每張照片似乎都在講述不同的故事。“我想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展現黃河的澎湃和沿途各地的發展變化。”劉福海說。

劉福海用鏡頭呈現了黃河沿岸風土人情的變遷,也記錄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你看,有的地方曾經道路不暢,進出都很不方便。”劉福海一邊翻照片一邊說,“依托旅游業,當地老百姓富了起來,鏡頭里也慢慢有了人流,再到如今人山人海的場景。這些都是真實可感的變化。”

2024年夏天,“黃河與尼羅河的文明對話”攝影展在中非民間論壇展出。為了參加這個攝影展,劉福海格外忙碌,奔赴各地繼續拍攝黃河照片。

在劉福海的工作室,陳列著各種各樣的攝影作品,湍流撞擊的瞬間被鏡頭定格、化作永恒,似無聲,卻又有聲。“我想繼續用鏡頭記錄黃河之美、講好黃河故事,一直拍下去。”劉福海說。

[責任編輯:費燕妮 劉巖 徐紅梅 張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公共文化服務提升新品質

公共文化服務提升新品質稿件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文化城市書房等新空間延續城市文脈,家門口的“村晚”帶火鄉村文化生活,云端博物館、智慧圖...[詳細]
新華每日電訊 2025-01-05

“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7日啟動

本報北京1月4日電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將于1月7日至2月5日共同指導舉辦“2025...[詳細]
光明日報 2025-01-05

第二十三屆中國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開幕

據新華社長春1月4日電4日,第二十三屆中國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開幕。共有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專業運動員和大眾愛好者在雪道...[詳細]
人民日報 2025-01-05

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曲永義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我國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詳細]
經濟日報 2025-01-05

山東臨沂:這個小鎮造出“上天入海”大產品

細問這些感受來自哪里,答案是一些身邊的“智慧小事”讓大家有感而發。”他將手機放在長椅上標有充電標識的地方,演示給記者看。“這是我們...[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5-01-04

權威訪談|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干字當頭勇爭先,品質濱州譜新篇

濱州市將全面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堅持黨建統領、目標引領,堅持干字當頭、奮勇爭先,干出“走在前”的樣子,干出“挑大梁”的擔當,不斷開創...[詳細]
中國日報網 2025-01-04

歷史文獻與考古資料結合研究秦史

程平山《秦國早期歷史之重構》一書系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出版資助項目,全書約八十萬字。秦國作為中國歷史上開辟了帝制政體的首個王朝,許多...[詳細]
光明日報 2025-01-04

冬游山東:低溫不減游客熱情

本報記者蘇銳文/圖游客在臨沂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參觀近日,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古城不到上午10點已經人潮涌動,古城兩側的美食店擠滿了來自全...[詳細]
中國文化報 2025-01-04

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7日啟動

本報北京1月3日電記者3日從商務部獲悉,商務部將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于1月7...[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1-04

2023年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率達92.85%

本報北京1月3日電近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發布首期《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內容包括水土流失狀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水...[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1-04

首期淮河流域(片)水土保持公報發布

本報北京1月3日電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近日首次公開發布《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公報顯示,2023年,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30462.94平方公...[詳細]
人民日報 2025-01-04

文藝氣象·觀瀾

一方面,微短劇崛起、AI賦能創作、沉浸式演藝興盛,新品類不勝枚舉;另一方面,文學、影視、舞臺藝術不斷進化以圖破局,新創作層出不窮。新...[詳細]
人民日報 2025-01-0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