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1-09 08:47:01
原標題:傳承沂蒙精神 培養新時代播音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傳承沂蒙精神 培養新時代播音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沂蒙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內涵和豐富的時代價值,對高校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臨沂大學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不僅是培養傳媒人才的重要陣地,也肩負著傳承和弘揚沂蒙精神的重要使命。在新時代背景下,快速發展的媒體行業對播音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臨沂大學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形成以沂蒙精神為引領,將沂蒙精神融入學科建設,培養具有沂蒙精神特質的播音人才,實現了學科建設的創新與突破。
樹立沂蒙精神引領的學科建設理念。學科發展目標是學科建設的方向指引,將沂蒙精神融入其中,能夠賦予學科獨特的價值內涵和發展動力。臨沂大學傳媒學院在制定播音學科發展目標時,樹立沂蒙精神引領的學科建設理念,從多個維度對學科建設進行系統規劃。
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學院致力于培養具有沂蒙精神特質的播音人才,在課程設置中增加沂蒙精神相關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從理論到實踐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沂蒙地區的革命歷史和英雄人物事跡,潤物無聲地讓學生受到沂蒙精神的熏陶,增強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科學研究目標上,鼓勵教師深入挖掘沂蒙精神在播音創作中的表達與傳播,探索如何通過播音藝術將沂蒙精神生動地展現給受眾,提升沂蒙精神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在社會服務目標方面,依托沂蒙地區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發展需求,積極組織師生參與各類文化傳播和社會公益活動。開展沂蒙紅色文化的宣傳推廣活動,通過播音主持的形式講述沂蒙故事、傳播沂蒙精神,為地方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貢獻力量;組織學生參與鄉村振興中的文化服務項目,為農村地區提供廣播節目制作、文化活動主持等志愿服務,提升農村文化生活水平,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實現學科建設與時代需求相呼應的良性互動。
構建沂蒙精神特色課程體系。學院開發與沂蒙精神相關的特色課程是臨沂大學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將沂蒙精神深度融入播音學科建設的重要舉措。不僅在播音學科的傳統專業課程,如播音發聲學、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等課程中,深入挖掘沂蒙精神元素,教師還積極開設“沂蒙紅色文化傳播”系列實踐特色課程。該系列課程通過實地考察沂蒙紅色文化遺址,如沂蒙紅嫂紀念館、沂蒙革命紀念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等,讓學生通過實際講解傳播,親身感受沂蒙精神的深厚底蘊,增強對課程內容的直觀理解。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選取沂蒙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播音作品或宣傳活動,分析其中沂蒙精神的體現方式和傳播效果,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專業素養。
通過在特色專業課程體系中融入沂蒙精神元素,實現了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提升了學生的播音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使播音學科的課程體系更具特色和內涵,為培養具有沂蒙精神特質的新時代播音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打造沂蒙精神實踐教學平臺。學院建立沂蒙紅色播音實踐基地是將沂蒙精神與播音學科實踐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舉措,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豐富的實踐環境,在強化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有助于傳播沂蒙精神,擴大其影響力。
基地的建設采用學校與地方政府部門、文化機構、媒體企業等合作共建的形式,整合資源,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例如,傳媒學院與沂蒙紅色文化景區、當地廣播電視臺、文化館等單位合作,共同打造集教學、實踐、研究、文化傳播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踐基地。臨沂大學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師生編排演出的大型原創舞臺情景劇《沂蒙情深》,是沂蒙精神在播音學科實踐教學中的成功應用案例,為播音學科建設與沂蒙精神融合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示范樣本。通過參與《沂蒙情深》的演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在專業技能和思想素養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提升。在專業技能上,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現場應變能力、情感表現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學會了如何運用聲音和肢體語言來傳情達意,使自己的播音主持能力更加全面、成熟;在思想素養方面,學生們深刻領悟了沂蒙精神的偉大力量,增強了對黨的熱愛、對國家的責任感以及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培養了艱苦奮斗、合作團結、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
通過建立沂蒙紅色播音實踐基地,能夠為播音學科的實踐教學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了解沂蒙精神,提升專業素養,同時也為沂蒙精神的傳承和弘揚作出積極貢獻,實現文化傳承與學科建設的共同發展。
加強師資隊伍的沂蒙精神培育。學院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沂蒙精神專題培訓,提升教師對沂蒙精神的理解和傳承能力。培訓內容涵蓋沂蒙精神的架構邏輯、內在基礎、核心內涵以及時代價值等方面,通過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講解,使教師全面系統地了解沂蒙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深刻意義。
通過參加沂蒙精神專題培訓,教師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沂蒙精神的內核價值,加深了對沂蒙精神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在教學中更加自覺地將沂蒙精神傳授給學生,為培養具有沂蒙精神特質的播音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培訓也極大提升了教師的政治素養和專業道德水平,使教師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更加堅定地以沂蒙精神為指引,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臨沂大學播音學科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本文系山東省演講學會2024年“演講與口語傳播研究培育項目”“新文科背景下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大課程思政’的理念構建與實踐創新研究”[項目編號:XH2024PY08]階段性成果)
(陳為艷 魯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