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法院報
2025-02-11 10:45:02
原標題: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 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
來源:人民法院報
原標題: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 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
來源:人民法院報
□李元宏
作為直面人民群眾、身處矛盾糾紛化解一線的基層法院,如何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健全行政糾紛化解機制,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是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切實保障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助推建設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應有之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出新的重大決策部署,強調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入推進司法改革,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努力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行政糾紛能否妥善化解,事關法治政府建設與行政機關形象,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與社會和諧。作為直面人民群眾、身處矛盾糾紛化解一線的基層法院,如何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健全行政糾紛化解機制,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是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切實保障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助推建設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應有之義。
要強化機制建設,著力提高行政糾紛審前化解效果。行政糾紛是“民告官”,往往涉及教育醫療、城市更新、市場監管等民生領域,如果不能及時妥善化解,容易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和行政機關公信力,影響法治化建設成果。要加強行政糾紛審前化解機制建設,注重整合資源力量,建立集矛盾預警、訴前調解、立案指導于一體的行政糾紛審前和解機制,完善行政糾紛審查與告知、立案委派、指導調處、審前準備、繁簡分流、案件管理等職能,努力將行政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通過行政爭議審前和解機制,將當事人起訴到法院的行政案件,先行審查、識別,對符合先行調解、和解處理的案件,向當事人進行告知法律規定和利害關系,在征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委派給訴前調解人員先行調解。在開展訴前調解、和解的同時,還可以一并向當事人送達相關法律文書、收集證據、固定事實,必要時組織當事人進行訴前委托鑒定評估工作,為后續案件審理做好庭前準備等工作。
要強化訴調對接,著力提高一審行政糾紛服判息訴效果。行政審判工作是政治性極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極強的政治工作。如果一審階段不能妥善化解行政糾紛,引起上訴、再審、信訪,容易激化矛盾,造成行政相對人和行政機關的對立。要著力提高一審行政糾紛效能,對經訴前調解、和解程序后擬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按照繁簡分流原則,簡單案件分配給速裁法官適用簡易程序快速審理,復雜案件分配給精審團隊適用普通程序進行審理,提高行政案件審理質效。要堅持案結事了政通人和這個目標,強化訴調對接,更好發揮全過程調解的作用,調解員在審前調解過程中,遇到疑難復雜案件,可以組織行政審判法官、法官助理進行案情會商,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幫助調解員作出最優和解方案。行政庭法官在訴訟階段,認為有必要邀請調解員參與調解的,可以發揮調解員來自社會各界、善于和當事人打交道的優勢,通過“法官釋之以法、調解員曉之以理”的方式,提高行政案件服判息訴效果。
要強化多方聯動,著力增強行政糾紛化解公信力。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主動邀請各方參與監督,是提升司法公信力,提高群眾司法滿意度的有效舉措。通過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和法律工作者等參與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充分發揮不同領域社會力量在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方面的作用,更好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來自群眾、深受群眾信任的優勢,既監督法院公正司法,又監督政府依法行政,還依法維護行政相對人正當合法權益,真正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法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