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3-18 09:07:03
原標題:讓青春在田間飛揚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讓青春在田間飛揚
來源:農民日報
正月里,齊魯大地寒風凜冽,然而廣袤田野上卻涌動著一股別樣的熱潮:今年寒假,山東農業大學495名公費農科生聯合山東省兄弟高校90多名公費農科生,奔走在田間地頭、村屯農家和生產一線,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開展知識講座、實地勞動實踐和推廣農業技術等,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青春“奔赴”。
據了解,為保障公費農科生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走在前、挑大梁、擔大任,山東農業大學成立鄉村振興驛站、建設公費農科生科技服務隊,構建起以16個地市總隊長領銜、136個縣區隊長協調、1825個鄉鎮組長保障和1萬名學生科技專員落實的“四級”學生隊伍體系。其中,495名公費農科生全部擔任學生科技專員,牽頭組建起147支跨學院、跨學科的科技服務隊,成為齊魯大地一股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駐村蹲點服務 練就興農本領
“田間地頭就是我們公費農科生實踐的廣闊舞臺。”2022級植物保護專業公費農科生陳思羽站在日照市莒縣碁山鎮水由村的田埂上,眼神堅定。她和其他公費農科生一起,在鄉村振興驛站學知識、長才干,與農民朋友打交道,觸摸“三農”的蓬勃脈搏,“這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扎根基層、做好農技推廣工作的信心和決心?!?/p>
寒冬臘月,大棚內依舊暖意濃濃。在濟寧市鄒城市看莊鎮黃灣村,一場大棚土豆種植實地勞動實踐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2022級園藝科學與工程專業公費農科生馮孝文和服務隊成員手持特制的鉤子,在大棚內穿梭。他們小心翼翼地摳破地膜,將土豆新芽輕輕挑出。黃灣村村民看著這群年輕人,夸贊道:“這些娃娃,別看年紀輕輕,干起農活來一點兒也不含糊,動作麻利還特別細致,不愧是農大的學生?!?/p>
在滕州市,2024級農學公費農科生葛寶杭和他的團隊前往東郭鎮前明村、大塢鎮池頭集中村,面向青少年開展志愿服務。他們不僅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還為鄉村的孩子們啟發愛農情懷,激發學農興趣;在青島市即墨區金口鎮重疃村,2023級水利水電工程公費農科生李韶磊圍繞鄉村振興驛站App推廣、寒假補充調研數據收集等開展重點工作,為家鄉送技術、解難題;在臨沂市郯城縣重坊鎮宋園村,2021級農林經濟管理公費農科生孫國棟針對“臨沂地區農戶種糧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的驛站課題設置并發放調研問卷,為撰寫調研報告打好研究基礎。
農戶家中,與村民促膝長談,傾聽心聲;田間地頭,傳播栽培種植技術;溫室大棚內,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果園菜園間,推動電商直播助農;養殖場里,改善畜禽生存環境……他們深入鄉村基層的每一個角落,在田間地頭這一廣闊的思政大課堂中,接受歷練、增長才干、積極奉獻,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鄉村振興揮灑青春汗水、貢獻青春力量。
新老攜手實踐 傳承使命接力
“畢業后,與母校的情誼愈發濃厚?!?020級植物保護專業公費農科生李明瑞,畢業后定向到青島市黃島區海青鎮工作。這個寒假,他受邀回到母校,和學弟學妹們一起參與到鄉村振興驛站建設工作中。在海青鎮龍泰茗家庭農場,面對農場茶農咨詢的春茶綠盲蝽蟲害問題,李明瑞和2023級水利水電工程公費農科生劉碩等6位同學組成的科技服務隊立刻行動起來。他們詳細記錄下病蟲害癥狀,聯系學校專家教授,為茶農解決了難題。李明瑞說:“我要呼吁更多的畢業生加入鄉村振興的行列,用我們的熱情和汗水為家鄉賦能添彩?!?/p>
身為公費農科生,畢業后奔赴基層服務,是使命,也是擔當。在校生聯合畢業生開展實踐,坐在農家炕頭、踏入田間地頭、走進農民心里、感知農民所求,共同在實踐的洗禮中,持續厚植愛農情懷,磨礪興農本領,在鄉村廣袤課堂里淬煉成鋼,為山東省現代化農業強省建設貢獻農大學子的力量。
在濟南市鋼城區辛莊鎮喬店村,2020級農學公費農科畢業生齊勝松與在校生郭蒲筱前往工作定向地,實地考察了解并詳細分析村內的土壤控水、施肥等問題,結合作物栽培學所學知識,對村內的盆景管理方法提出新建議;在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社區,2019級農林經濟管理公費農科生王芃峻和園藝科學與工程公費農科生許錦程,一同在社區內圍繞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推介發布的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開展農技推廣宣講,他們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重點介紹小麥條銹病分區域綜合防治技術,并現場解答疑問,得到了群眾的一致稱贊。
組建跨校團隊 合作助力振興
“這個寒假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于和山東農業大學的同學們一起開展跨校實踐,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助力鄉村振興驛站建設。我已經把這段經歷分享給我們學校的公費農科生,讓更多的同學們投身到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鼻鄭u農業大學2022級植物保護公費農科生楊心悅說。
今年寒假,楊心悅和魯東大學2022級農學專業張婷婷、山東農業工程學院2023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于文涵等高校90多名公費農科生,受到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驛站學生科技專員的邀請,參與了這場特別的寒假社會實踐。
“作為一名公費農科生,我深知我們肩負著為農民提供科學指導、助力農業發展的重任,而暖冬這一特殊氣候現象對冬小麥的影響,正是我們亟待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重要課題。”在青島市大村鎮下藏馬三村,張婷婷正與農學公費農科生徐鳳嬌,一同在村內開展一場關于“暖冬對冬小麥影響”的科普講座。村民們熱情極高,紛紛向這群“小專員”拋出問題,她們結合所學專業知識,積極為村民解答,遇到不懂不會的問題,便教村民將其上傳到鄉村振興驛站App,由在線的專家教授隨時答疑解惑。
與此同時,在肥城市安臨站鎮,楊心悅和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公費農科生王瑞飛在土豆大棚內開展了一場勞動實踐。此時,大棚里的土豆正處在發芽生長的關鍵時期,突如其來的低溫讓種植戶眉頭緊鎖。為幫助大棚土豆度過低溫期成為燃眉之急,他們聯系學校專家老師,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覆蓋保溫被、增強圍護結構保溫性、增設防寒溝防寒裙等防護措施。
“成立公費農科生科技服務隊是學校依托鄉村振興驛站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是推進教育、人才、科技與產業深入融合對接的重要舉措。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鼓勵引導全校公費農科生牢記初心使命,扎根鄉村基層,挑起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梁,在齊魯大地上建功立業。”山東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徐劍波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