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4-07 08:46:04
原標題:獲獎作品應從一時璀璨到持續綻放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獲獎作品應從一時璀璨到持續綻放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朱 萌
如今,眾多省(區、市)都因地制宜設置了省級文藝獎項,在全省(區、市)范圍內發現和培養人才,表彰優秀作品,促進各類藝術繁榮發展。比如山西“杏花獎”、湖北“楚天文華獎”、湖南“田漢大獎”、山東“泰山文藝獎”、內蒙古“薩日納”獎等,都是頗具含金量的省級文藝獎項。
相較于擁有更大展示平臺和更高關注度的全國性文藝獎項,省級文藝獎項受題材、規模、受眾、市場化程度等因素影響,更容易面臨“獲獎就入庫”的情況。要想讓獲獎成果轉化為持續推動文化繁榮的動力,就需要突破傳統評獎思維,讓作品獲獎后仍有足夠的曝光度。
獲獎作品要多為觀眾演出,才能推動文藝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以山西“杏花獎”為例,多年來,山西文旅部門通過系統化展演機制,打造了多場“杏花獎”主題活動,讓歷屆獲獎者集中亮相。在今年的“三晉歡歌”文藝晚會上,老中青三代“杏花獎”得主同臺演出,向觀眾直觀展示了山西文藝界過去20多年間的人才培養成果,打造了一個以展示、傳承為核心的“杏花交流平臺”。同時,通過演出直播等形式的廣泛宣傳,讓“杏花獎”持續深入人心。
除了集結“杏花獎”得主的主題演出,從近年來山西開展的優秀劇(節)目展演展播活動節目單中也能看出,獲得各類國家級榮譽、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或“杏花獎”及省市兩級重點扶持的劇目擁有較高的曝光度。眾多獲獎劇目通過惠民票價吸引觀眾,收獲了不錯的社會效益和觀眾口碑。這種“評獎—展演—市場”模式,不僅拉長了作品生命周期,更讓藝術回歸了服務大眾的本質。
與此同時,國家級獎項的改革也為省級實踐提供了參照。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提出抵制功利評獎,要求獲獎劇目必須能演、常演,并通過民營劇團申報通道吸納市場敏感度高的新銳力量。省級文藝獎項獲獎作品往往具有更鮮明、更濃郁的地域特色,除了常規演出,各地也可由此著手,讓文旅融合為獲獎作品開辟出更廣闊的演出場景。
榮譽到手,觀眾離場,舞臺燈光不能熄。誠然,獲獎作品從一時璀璨到持續綻放,還需要從政策護航、創作生態、人才培養、產業轉化、多元傳播等方面系統發力,但也應當認識到:獲獎只是起點,讓優秀作品真正走出獎杯、融入大眾文化生活,才是做到了以精品奉獻人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