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9-30 10:48:09
新華社海口9月30日電 題:全省一盤棋 一張藍圖干到底 ——“多規合一”改革的海南實踐
新華社記者柳昌林 涂超華 周慧敏
設立全國唯一的省級規劃委、推進“放管服”改革、探索“極簡審批”、按照全省一盤棋的思路配置土地、林地、岸線、資金等資源……
近年來,海南在全國率先以“多規合一”改革為引領,著重解決好體制機制問題,促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方位發揮試點對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
全省一盤棋描繪一張圖,破解規劃亂象
如果沒有“多規合一”改革,海南生態軟件園不可能取得如今的發展成績。
超過7平方公里的園區在建設前有數十塊土地相互“打架”。同一地塊會有基本農田、林地和城市建設用地等幾種“身份”。
“因為土地性質說不清,一動就扯皮。”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說,“多規合一”改革徹底解決了難題,如今海南生態軟件園已成為有近2000家企業進駐的園區。
一直以來,各種規劃沖突、打架已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普遍性問題。海南全省各種土地、林地、建設、海洋等規劃的重疊圖斑達127.9萬塊。
2015年6月,海南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納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臺賬。海南決定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大景區來規劃建設,按照全省整體“一盤棋”思路,完成了《海南省總體規劃》及主體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體系、土地利用、林地保護利用、海洋功能區6個空間規劃,為海南整體發展繪制了一張藍圖。
海南省規劃委主任丁式江說,原來自成體系的經濟社會各類規劃整合在了一張清清楚楚的藍圖上,各部門在空間布局上形成了統一的目標,化解了規劃矛盾,遏制了“無序開發”“無限制擴張”。
在這一張藍圖上,3.4萬平方公里陸域和200萬平方公里海域統籌規劃,海南從陸域面積最小的省份一躍成為疆域大省;梳理化解了72.1萬塊的重疊圖斑,消除了各類規劃之間“打架”的矛盾;劃定主體功能分區和生態保護紅線、林地控制線、基本農田控制線、開發邊界線等11類控制線,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科學格局……
倒逼政府轉變職能,提升治理能力
受益于極簡審批,知名物流企業林安物流的項目從選址開工到建成開業僅用不到半年的時間。
“以往同等規模的項目,至少要1年半以上的時間。極簡審批改革為企業節省了3000多萬元的財務成本,更搶得了市場先機。”林安(海南)商貿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云天龍說。
把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作為“多規合一”改革的核心問題加以推進,倒逼政府轉變職能。海南在全國率先推行以規劃代立項、區域評估評審代單個項目評估評審等“六個試行”改革措施,讓行政審批進一步“瘦身”成為現實。
海南省政務服務中心主任王靜說,原來的審批需要70多個環節,現在減少為4個環節,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可提速80%以上,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與此同時,海南通過“多規合一”改革不斷推動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上探索創新,將“放、管、服”推向深入。
近日,海南出臺了《海南省推行全流程互聯網“不見面審批”實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底,實現80%的審批服務事項“不見面審批”。
“通過多領域、多層次的頂層設計,海南‘多規合一’改革推動了治理體系的創新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實現了發展方式的轉變。”海南省規劃委總規劃師劉釗軍說。
打破行政壁壘,釋放改革紅利
九月的文昌鋪前灣一片繁忙景象。橫跨海口、文昌兩地的跨海工程鋪前大橋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即將于明年底通車的大橋,像一條舞動的紐帶把兩座城市緊密連在一起。
作為“多規合一”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海南北部的海口、澄邁、文昌三地將率先實現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互聯互通以及區域內各項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形成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瓊北綜合經濟圈。
“通過‘多規合一’探索打破行政區劃壁壘,統籌區域發展布局,推動改革不斷深化。”丁式江說。
瓊海市重點項目多,近年來建設用地指標一度亮起紅燈。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委會副主任林平說,以前占補平衡只能在市縣內部解決,改革后全省一盤棋實現了異地占補平衡,先行區從東方市等地購買了指標,解決了急需開工的重點產業項目用地難題。
海南省在土地、財政、生態補償機制等政策方面展開改革探索,許多以前無法逾越的體制機制障礙而改革而破解。
以“海澄文”地區為例,2016年,這一地區生產總值1702.2億元,增長8%,占全省經濟總量的42.1%。
通過實現全省資源一盤棋的布局和調配,后發展地區加快突破瓶頸;通過統籌全省產業發展、園區布局,后發展地區由此獲得均等的發展機會;通過公共服務均等化,后發展地區的群眾同步進入小康。
“多規合一”改革正助力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