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8-06-30 09:39:06
上海小學教材里的“姥姥”“外婆”之爭已經落下帷幕。上海市教委責成其教研室與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并將教材中的“姥姥”改回“外婆”。
教材編纂方擅自替換選文用詞確有不妥,但此事之所以引起熱議,還與教委對一位家長來信的回復聯系到一起。這位家長針對小學生《寒假生活》中出現“姥姥”一詞不滿,認為“這是上海不是北方,孩子無法適應,也無法理解”,而上海市教委答復里稱查《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姥姥”是普通話詞匯,“外婆”“外公”屬于方言。正是這句話將“姥姥”“外婆”之爭推到風口浪尖。
“姥姥”和“外婆”到底誰更“正宗”,誰是普通話詞匯,誰是方言?針對這個問題,有一些基礎性知識應當成為討論前提。比如,“北方叫‘姥姥’,南方叫‘外婆’”聽上去符合生活經驗,卻遠不夠準確,“外婆”的使用范圍南北地區均有,西安許多人就使用“外婆”,而“姥姥”的使用地域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內蒙古至河北、山西北部,還有山東與河南的部分地區。其次,既然是文章中用詞,那還應該跳出口語,從書面語的角度考察。翻檢北京話代表作家老舍的著作,“外婆”使用次數數倍于“姥姥”,在典范白話文形成的語境中,“姥姥”的地方色彩反倒比“外婆”更突出。再次,對于外祖母的地域性稱謂并不只有“外婆”“姥姥”兩種,還有“外奶”“姥娘”“家婆”“阿嬤”等諸多叫法,并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簡單。
漫畫 徐鵬飛
這次爭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中國這樣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度語言問題何其復雜,不同語言既鮮明地體現不同地域文化,也因為歷史變遷而相互交融、相互影響。這一事件最讓人感慨的地方,是上海市教委答復中提出的“希望學生利用寒假適當了解祖國語言的多樣性,進一步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如此初衷算得上美好,值得肯定。憶及上世紀80年代,正是現實主義敘事與地域書寫的黃金時代,文學期刊里的小說、散文,沒有方言、沒有地域色彩的少。從這些文學作品里,我們認識了王安憶、陳村、程乃珊筆下的上海,鄧友梅、陳建功筆下的北京,馮驥才、蔣子龍筆下的天津,還有張一弓的河南,張賢亮的西北,汪曾祺的高郵……這種從方言到地域文化的文學教育,使得我們在走出家鄉、接觸多樣地域文化時,有一種“熟悉的陌生感”,也能更平等地看待和欣賞不同地域之美。粽子甜的咸的肉的,豆腐腦甜的咸的辣的,都很好吃,為什么要拒絕更豐富多樣的體驗?語言文學同樣如此,不拘南北,用地道語言恰切地描摹不同地域的萬千風姿,同樣可以實現費孝通所說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中小學語文教育的規范化、普適化,以及標準詞匯和標準語法的持續推行,將保證受教育者都能文從字順地寫作。但符合標準、規范與保持語言的鮮活感、敏銳度并不相悖,更不該成為文學書寫乏力的托辭。汪曾祺“寫小說就是寫語言”的論斷,值得今天的作家們深思?,F在有一些小說只是滿足于給讀者呈現一個通順的、完全不存在閱讀障礙的“故事”,而不是繪聲繪色、洋溢地域色彩的個性化敘事。地域色彩越來越淡,一個表征就是如今的文學期刊與小說單行本中,幾乎見不到對方言或風俗的饒有趣味的注解。
羅素說,“須知參差多態,方是幸福的本源?!备矚g各地地道吃食一樣,很多人喜歡聽各地人游刃有余地講本土方言,借助這種語詞的力量,再平凡再普通的人也能一下子煥發生命光彩,甚至可以說,靈魂在自己的語言中找到了家園。江南的糯,西部的獷,巴蜀的脆,北方的剛,需要不同地方的耳朵與心靈去品嘗回味。語言是流動的歷史。以普通話為代表的共同語增強了我們的集體認同,凝聚了我們的文化創造力,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無數的方言語詞奔涌、融匯到語言視野與文學教育之中,成為共同語保持活力的源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