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8-08-19 23:07:08
微信、微博、第三方溝通平臺……醫患網絡社交成新常態
外科醫生微信加了兩千名患者
每天都有患者加劉洋醫生的微信
減重手術成功后,患者與劉洋醫生像朋友一樣在微信上打趣,寄餅干“報復”讓自己減肥的醫生
今天是第一個“中國醫師節”,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近年來,醫生們工作中也有不少新變化。
隨著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醫患交流不局限于醫院內,微信、QQ等社交軟件里的醫患溝通正在成為常態。
醫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況增多,有的醫生甚至存了近兩千名患者的微信。
對此,有醫生認為,這些即時通信工具方便了醫患交流,雙方獲益;有醫生則坦言,占據了不少私人時間,并且通過互聯網談疾病“有風險”。
但多數醫生都表示,這些接地氣、便捷的交流工具的確增進了醫患溝通,不少醫生和患者通過手機交流成了朋友。
個案
即時通信工具里
有近兩千名患者
“85后”劉洋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普外科的醫生,他的微信可是“大號”,有2924名通訊錄好友。而其中有近兩千名都是患者。原來劉洋的門診有些特殊,是為肥胖患者開設的減肥減重門診。由于患者往往輕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主動就醫性比較差,在2016年門診開設初期,劉洋通過微信做患者招募,后來患者越來越多,微信通訊錄的人也越來越多。
作為一名外科大夫,劉洋每天有三四臺手術。每臺手術后,劉洋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給患者回復信息,碎片化的時間幾乎都用在回復患者信息上了。“現在不急的就通過微信、QQ咨詢,我不忙的時候回復,急事兒才打電話。新媒體時代,微信、QQ的確方便了醫生對患者的管理和溝通,很多隨訪都是在微信里進行,包括一些檢查檢驗記錄,或者傷口情況,拍一張照片傳過來都很便捷。”
“群聊”是劉洋管理患者的一個助手。“一對一的交流就太浪費時間了,很多患者咨詢的問題都是一樣的,群聊里可以集中回答。”劉洋說,現在他的微信通訊錄里有兩個群,一個是“術前群”,目前接近500人,都是招募來的患者,平時主要發一些肥胖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分析是否需要做手術等;另外一個是“術后群”,里面是300多名做過減重手術的患者。每天睡前看一遍微信群,已經成了劉洋的一種生活習慣。
劉洋的朋友圈里基本都是工作動態。“我原本就不太愛發生活的東西,后來微信里患者越來越多,生活動態就更不發了。”劉洋說,他也考慮過再申請一個賬號,這樣就把工作、生活區分開了,但由于各種原因遲遲沒開。
今年春節,劉洋的一位患者小寧通過即時通信工具給他發了一個信息:“我發燒了。”這幾個字一下子引起了劉洋的關注,小寧剛做完手術一個月,怎么發燒了?劉洋趕緊與她聯系,這才知道,小寧春節吃了三個餃子,以為不要緊,結果差點釀成大禍。因為按照手術要求,小寧在術后三個月內只能吃淡流食。初一吃了餃子以后,小寧就出現了脹氣的現象,到了初五就開始發燒。正在老家過春節的劉洋一邊遠程叮囑她到醫院就診,查血、做B超,一邊收拾東西趕回北京,對小寧進行及時處理,避免了更嚴重并發癥。住院一周左右,小寧便回家了。
“大家千萬別學我,我這是親身實踐的反面教材。”經過這次教訓,小寧在劉洋的術后群里主動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并提醒病友們不要像她一樣,“要不是有劉洋醫生微信,跟他說了這個情況,我真不知道后果這么嚴重。”
現象
“醫患群”成常態 科普占主流
“醫患群”已經成了不少醫生微信里的普遍現象。劉月明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的眼科醫生,同時也是著名眼底病專家魏文斌團隊的一名醫生。他的通訊錄里有1900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患者。
雖然通訊錄有1000多名患者好友,但并不是每個提出添加好友的劉月明都會通過,“我添加的患者都是需要長期隨訪管理的、慢病患者居多。這樣的患者加了微信才有意義,有助于他康復,很多外地患者不用一有點問題就跑來北京,可以先遠程了解一下。同時也有助于我掌握患者情況。”劉月明說,“當然,一些情緒容易受人干擾的敏感患者不適合入群,重點隨訪的還是要辛苦些,單線聯系。”
目前,他的通訊錄里有3個群,一個已經滿員了,一個300多人,還有一個幾十人的。群里基本上是疾病相同的患者,癥狀問題差不多,“有時候老病友還給新病友解答,比如,剛做完手術的患者提出一個問題,另外一個術后5年的患者就會分享經驗。”劉月明說,病友間還可以互助,比如一個人來復查,順便會拿著下個月需要復查的人的就診卡,幫忙掛號和預約檢查,后者復查時就能減少在京滯留時間。
除了集中解答一些問題之外,劉月明的“醫患群”更多的是發一些權威、有意義的科普文章。劉月明對自己群里的科普效果很滿意。他說,患者都很遵守“群規”,科普做多了大家辨別謠言的能力也上來了,有人發謠言帖,其他人都紛紛主動辟謠。
和患者“聊成”朋友 緩和醫患關系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通過搭建在微信、QQ上的第三方醫患溝通平臺也讓醫生與患者的聯系更為便捷。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羅斌告訴北青報記者,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提出過加微信,但他真正添加的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病例特殊患者,七八年來他的微信里只有二三十名患者。“但并不代表患者不能聯系上我,現在有第三方溝通平臺,給患者提供咨詢的渠道,我收到信息后可以選擇方便的時間回復,同時也保留了我的私人空間。”羅斌說。
“10年前是給電話號碼,后來是微博,通過微博問問題,現在換成微信了。”在羅斌看來,即時通信工具里的醫患溝通是很方便的,時刻可以交流,咨詢一些簡單的問題,不出24小時一般就能回復。但相對來說,高年資醫生對此不是特別的關注和感興趣,年輕醫生興趣會更高,也更有精力。
離開嚴肅的診室,來到接地氣的即時通信工具里,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溝通都換上了輕松的外衣。采訪中不少醫生表示,通過微信、QQ聯系著的患者,現在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他們看來,這也是緩和醫患關系的一個橋梁。
爭議
加,還是不加?醫療界看法不一
采訪中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用即時通信工具進行醫患溝通,醫生們主要有兩種擔憂,一是隱私,二是安全性。
劉洋說,在沒有做減肥門診之前,也不太愿意把即時通信方式給患者,畢竟這是私人空間。但后來發現,很多工作還是需要通過手機聯絡患者,才能把專業工作做好。即時通信工具也減少了電話量,術后患者咨詢的問題發在手機上,劉洋會在不忙的間隙進行回復。但劉洋坦言,這占用了他的很多非工作時間,有時候跟朋友、家人吃飯,他低著頭一直回信息,沒少遭埋怨。
也有大夫對這一現象持保守態度。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劉佳勇醫生認為,即時通信工具上的病情交流,不像出門診那樣給一個正式的治療建議,應對突發或者特殊情況可以,但不應當成為治療依據,風險較高。如果是通過群聊或者公眾號提供一些科普知識給患者學習,是可以的。劉佳勇說,“病友群”的模式在國際上常見并且得到了肯定,同種類型的患者在一起互相交流,也可以讓患者少走彎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媛也持同樣的觀點。她更愿意在群聊或者公眾平臺上發布科普文章,幫助患者提升醫學知識,“面診的時候會把患者的情況詳細地捋一遍,但通過即時通信工具問診,很難把患者的情況了解全面,也很難給出權威的治療方案,如果較輕的問題比如感冒之類的還行。”(記者 張小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