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2018-10-08 15:18:10
城市藍皮書發布 中部地區城市首次進入前十
北京城市健康發展水平全國第一
日前,《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11》發布。藍皮書對288座城市的健康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指出2017年,在城市健康發展指數綜合排名中,北京位居全國首位,中部地區城市首次進入前十。
北京珠海上海位居前三
該藍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藍皮書指出,從總體情況來看,2017年,北京、珠海、上海、深圳、長沙、寧波、廣州、杭州、南京和泉州十座城市位居城市健康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10位。其中,來自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分別為4座、4座和1座,中部地區的長沙市在城市健康發展方面表現尤為突出,首次進入全國前十位。在9座國家中心城市中,僅有北京、上海和廣州進入前十位,武漢市位居第20位,天津、成都、重慶、鄭州和西安排名相對靠后。其中,武漢市的資源利用效率、環境質量狀況和民生水平改善明顯,健康環境指數和健康社會指數均位居9座中心城市的第3位。武漢市近年來通過建設“公交都市”,實施擁抱藍天行動計劃、綠滿江城行動計劃,加快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顯著改善了人居環境,城市健康發展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東部城市健康發展總體占優
從區域特征看,中部地區提升顯著,東北地區居末位。2017年,中國城市健康發展的空間格局總體呈現以下特征:東部地區的城市健康發展總體占優,健康發展指數為47.96;其次是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健康發展指數分別為44.28和42.82,而東北地區居于末位,健康發展指數為41.29,西部地區的健康發展指數首次超過東北地區。
從省域角度來看,中部地區省份健康發展指數上升幅度明顯,東北地區健康發展水平未取得顯著提升,遼寧和黑龍江分別下降7位和3位,尤其是在民生和社會保障方面,三省份排名尤為靠后。從城市群角度來看,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城市群的健康發展指數居全國前3位,緊隨其后的是長江中游和京津冀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雖然城市規模均較小,但健康環境指數居各城市群首位,在經濟效益、公共文化、社會民生和城市管理等方面表現較為均衡,健康發展指數居第3位。京津冀城市群的健康經濟指數位居全國第3位,環境指數位居倒數第2位,環境狀況仍不容樂觀。
超大城市公共服務占優勢
從規模分布來看,城市規模與健康發展指數基本存在著同向變化關系,不同規模城市各具優勢與特色。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經濟發展效益、公共服務水平方面具有比較優勢,中等規模及以下城市在環境狀況、城市運行和管理等方面則優于較大規模城市。
從等級特征來看,不同行政級別城市的健康發展水平出現梯度性差異。行政等級較高的城市在經濟效率、社會保障、公共文化、教育水平、住房條件等方面的表現明顯優于行政等級相對較低的城市,但過多的要素集聚使得直轄市、副省會城市的資源環境壓力劇增,產生了環境質量下降、城市安全隱患增加等一系列不健康問題。 本報記者 孫樂琪 J245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