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10-31 11:15:10
在26歲的李泰伯身上,很難找到那個“失敗者”的標簽了。前不久,他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方法學》上發表了第二篇文章,“解決了功能基因組網絡研究的一個棘手問題”,這還僅是他碩士期間完成的工作。如今,他正在攻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理學雙博士學位。該項目去年在全美錄取了10個學生。
8年前,那個標簽還是他甩不掉的噩夢。那時他18歲,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但是,申請11所美國大學均被拒絕的經歷,讓他變成了媒體上一個典型的失敗者。
有人把他歸為“應試教育的失敗產物”“書呆子”,還有人把他列進“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他當學生會主席、參加“模擬聯合國”的選修課,都被解讀成“混簡歷”。
李泰伯的多位同學都為他當時的遭遇感到不平:李泰伯在高二下學期之后才決定準備出國,而多數準備出國的同學此時已進行了近一年的籌備;他所申請的11所學校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全美國排名前20的名校,又都只申請全額獎學金,這種情況下誰被拒絕都有可能。
“無論他人怎么包裝,我都認為最主要的是眼前和未來的工作,而不是過去。”李泰伯堅信。他不想“用別人說話的自由懲罰自己”。
那次申請失敗后,他選擇去香港讀書。其間還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詢問是否有交流項目,對方邀請他直接申請轉學。
他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匆忙完成所有的申請材料。麻省理工學院給了他全額獎學金,讓他進入全美最好的“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專業。
離開香港前,他將自己的感悟記錄在社交網站上:“我發現,原來這些遺憾和失敗,也是我最大的收獲……縱使執著的目標和計劃相當重要,人生又何嘗不能短暫擺脫猶豫和拘泥,用即興的心態,‘做年輕人才會做的事’。”
更多的嘗試也可能帶來更多的失敗。對鋼琴有自信的他想加入鍵盤隊,但是第一輪面試都沒通過。他遭遇了各種比賽的失利,簡歷改了10次還是沒有申請到心儀的實習機會。后來在MIT,他想參加阿卡貝拉合唱團,結果因為沒人起調就不會照著譜子直接唱,當面被人拒絕,稱“我們需要更專業的人”。“研究過程里的失敗更多,我可能幾天都說不完。”
然而短暫的挫折沒有延宕他的腳步。到波士頓的第二年,他申請去英國劍橋大學交流1年。在那里,他第一次穿上了白大褂,進入醫院,目睹當地的兒科醫生如何安撫患者家屬情緒,把復雜的危重癥解釋得清清楚楚。他還跟著完全陌生的項目組,前往非洲加納的醫院。人滿為患的病房里,他見過孩子在他面前停止了呼吸。他以為自己會在那里見到的更多是瘧疾患者,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內科病房里的病人患有糖尿病。
“全球健康”問題自此激發了他的興趣。他意識到計算機作為工具,能讓他更好地“治病救人”。醫生這個職業可能帶來的成就感驅使著他。醫學-理學雙博士的項目恰好能滿足他研究、教學、臨床兼顧的需求,能給他無限開放的可能性。于是,他沒有再眷戀計算機行業不錯的前景和薪酬,而是立即準備投入一場長達8年的醫學訓練中。
17所學校中“半數發放了錄取通知”,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哈佛大學…… 7年前拒絕他的大學向他敞開大門。他最想要的霍普金斯大學的通行證,也被等到了。
沒想到的是,在他最高興的時刻,被他淡忘許久的“失敗者”標簽再次出現了。他微博里放出的錄取通知被媒體發現,擬就出新故事:“8年前被11所學校拒絕的高考狀元如今怎樣了?”
遠隔重洋的李泰伯沒看到這條新聞。第一名的頭銜保質期通常只有一年,這則“新瓶裝舊酒”的故事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而今年開始,宣傳“狀元”已經成為被官方明令禁止的行為。
他仍舊像高中時期的自己那樣,在密集的課程、研究、醫院實習之外,主動參加其他學生活動。他擔任霍普金斯“學生健康計劃”的聯席主席,幫助醫學院的學生減壓。他有時會邀請按摩師來校,還會請學長來介紹如何經營異地戀。他還作為全美最大的醫生組織“美國醫學會 (AMA)”的成員,草擬了一份關于“鼓勵醫學生參與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方面研究”的提案,6月剛剛在芝加哥舉行的AMA大會上通過。
李泰伯投入了一個對失敗不那么敏感的新環境中。比李泰伯入學清華早了10年、如今在霍普金斯做博士后的宋欣東描述:“這里沒有教育你要滿足一個什么樣的范式。你先找個好玩的事兒,能不能做再說,然后不斷地失敗、受挫。”在宋欣東的實驗室,有一半的人直到畢業還沒“發文章”。但是學術委員會會綜合考慮,“即便你的研究只是證明目前在人類極限內,某條路最終走不通,這種‘失敗’的價值也很大”。
宋欣東覺得,李泰伯當年的“失敗”未必是壞事,“那是一種歷練”。而今天,他如果盡全力后“失敗”,也會被這里的師生肯定其探索的價值。
李泰伯將滿27歲。國內很多走上工作崗位的同齡人面對著新的“成功”標準的考驗:成家立業。但是這份壓力李泰伯從沒當回事兒。他發給記者一份他所在實驗室的介紹鏈接,“或許幾年后我們實驗室就能延緩人類衰老了”。
今年5月,“8年前被11所學校拒絕的高考狀元如今怎樣了”的那條新聞,再次被轉載到各大門戶網站上。評論區還是充斥著對他的質疑:“讀這么多年書,是不是這人只會讀書?”“當年被拒絕,肯定還是這個人有硬傷。”
但是對于李泰伯來說,這些評價并不重要。他現在考慮的是能救多少病人。在他的班級里,有人曾經與康德哲學、王爾德的詩為伴,也有人做過木匠,或是在投資銀行工作。他們談過各種話題,但已經很久沒人在意“成功”這個詞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胡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