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2018-11-27 10:55:11
青年科技工作者張偉才 鄭瑩瑩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27日電 題:青年科技工作者張偉才:大草原里走出的“科學管家”
作者 鄭瑩瑩
40歲的張偉才一路從大草原走來,從技術人員到“科學管家”,他說他是這個時代的幸運者。
張偉才是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的黨委書記兼副站長。1978年,他出生在靠近大興安嶺的一個內蒙古村莊,村里只有100多戶人,村與村之間相隔甚遠,走很久才能看到另一個村子。
改變他命運的是初中畢業時考上了自治區重點中學,張偉才說,這對他來說,是最大的一步飛躍,沒有這一步,人生可能是另一番光景。
擠過考學的“獨木橋”,他從大草原來到海邊,1996年考上中國海洋大學(當時叫青島海洋大學),而后,來到了海納百川的上海工作。工作期間分別在西安交通大學攻讀了電子與通信工程碩士,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了法律碩士。
“我內心一直覺得,海跟草原是有共性的,都無限磅礴、非常遼闊。”他說。
從2000年開始,張偉才在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的一個研究所工作了8年多。他從負責水聲傳感器設計開發的技術員起步,做到項目管理員,之后又擔任科技處副處長,負責全所的科研生產任務綜合計劃管理。
從事水聲傳感器設計研發的兩年多時間里,他成長很快,也參與了很多重大項目,“開始在車間里跟工人師傅一起生產裝配傳感器,后來從事研發工作,很愛這個專業。”
工作一段時間后,正好當時所里科研管理部門整合,招兵買馬,經研究室主任的推薦,更擅長與人打交道的張偉才于是離開了科研崗位,走上了管理之路。有了前期科研開發的經驗,外加在管理崗位的磨練,他在短時間內進步很快,2002年就被破格聘任為工程師,2007年聘任為高級工程師。
青年科技工作者張偉才 鄭瑩瑩 攝
2009年4月,他迎來人生另一大轉變:從中船重工集團的研究所來到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負責研究站科研項目管理、成果轉移轉化和國際國內學術交流等。工作的“舞臺”有了變化,內容仍一致,依舊是為科研發展做好統籌管理。
在科研院所做管理,其實并不容易。在張偉才看來,科研人員是這樣一個群體,一方面,科學家們做的都是科研工作,要給他們足夠的自由度,才有利于科技創新;另一方面,全放開也不可行,因為任務要求擺在那。
身處管理崗位,他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這些年中國科技領域的明顯變化,比如科研投入越來越大,體制機制在不斷優化完善,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日益提高。在張偉才看來,科技發展需要科技人員頑強拼搏的科學精神和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更需要給予他們相應的軟硬件支持,有效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能與國家的科技創新共同成長,為科研發展做一點事,我挺自豪的”,張偉才說。這些年,他坦言,其實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困難,每個階段的突破都會面臨很大壓力,也會痛苦一段時間,但一旦突破,天地就更加廣闊了。
張偉才是個幸運者,他從大草原走來,又根植于科技創新的厚土,他說,我們應當感恩這個時代,保持不忘初心的斗志;碰到困難時,不懼艱難,辦法總比困難多。
他心里惦念著大草原的鄉民,“我們那難得出一個大學生,我一直想為家鄉做點事,想成立一個科技志愿者平臺,助力家鄉發展,即便是收集一些捐贈物資,也能解決很多人的困難,一直想做卻忙得沒有時間,但以后還是想做。”
還有村里孩子們的教育,他說,“小時候村里還有小學,現在沒有了,孩子們上學得去鄉里,要經過很遠的山路。”他和愛人常說,等退休后,看看能不能回老家支教。(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