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18-12-29 07:22:12
【年終特稿】2018,個案彰顯正義
編者按
法律不是冰冷的邏輯規則,它體現著一個社會最基本的核心價值觀,符合社會大眾對最基本道德底線的期待。與此同時,重大的司法案例又會確立和重樹價值觀。
2018年出現了太多的法治熱點事件,每一個熱點,都是一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事件背后,通過執法或是司法裁判,除了向公眾宣傳法律知識,也鮮明地向社會表達法律支持什么、反對什么,為每一個公民提供行為指南,讓維護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為受到鼓勵,讓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德的行為受到懲戒,讓見義勇為者敢為,讓伸張正義者有底氣,以公正裁判樹立行為規則,引導全社會形成良善的道德,實現普遍的法治信仰和社會價值觀念。
回顧2018年,朱振彪追趕交通肇事逃逸者案、于海明正當防衛案、國家啟動“劍網行動”整治短視頻亂象……一起起法治熱點事件給人們留下了深刻思考。邪不壓正,是人們最樸素的價值觀。孤立個案的背后,反映了公眾對法治、公平、正義、安全、誠信的普遍訴求。
維護公共利益依法受支持
【鏡頭】
2018年1月23日,廣受輿論和法學界關注的鄭州“電梯勸阻吸煙致死案”迎來二審判決,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一審法院判決適用法律錯誤,因此撤銷該判決,駁回了死者家屬的上訴請求。2017年5月2日,鄭州市民楊某在自家小區電梯內勸阻一位老人吸煙時,與其發生口頭爭執,幾分鐘后老人死亡。之后老人家屬將楊某告上法院。
電梯里有人吸煙,該不該勸?吸煙者因發生口角猝死,勸說者該不該擔責?
鄭州“電梯勸阻吸煙致死案”發生后,引發社會激烈的討論。
在本案一審中,鄭州金水區人民法院認定被告楊某勸阻吸煙的行為沒有過錯,與吸煙老人段某某的猝死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但援引侵權責任法中的“公平責任條款”,即“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要求楊某承擔1.5萬元的賠償責任。
該判決作出之后,死者家屬提起上訴。二審法院沒有支持其要求加重被告賠償責任的上訴請求,并撤銷了一審法院基于“公平責任原則”所作出的損害賠償裁判。
比判決結果更值得關注的是鄭州市中院給出的改判理由。
鄭州中院認為,“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及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法的立法宗旨,司法裁判對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當依法予以支持和鼓勵,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鄭州中院稱,本案中,楊某對段某某在電梯內吸煙予以勸阻合法正當,是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為,一審判決判令楊某分擔損失,讓正當行使勸阻吸煙權利的公民承擔補償責任,將會挫傷公民依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積極性,既是對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也與民法的立法宗旨相悖,不利于促進社會文明,不利于引導公眾共同創造良好的公共環境。
“電梯勸阻吸煙致死案”傳遞的信息是: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序良俗,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對這種合法正當行為,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和保護,正是對社會正能量的守護。二審改判符合公眾心中公平正義的觀念——做錯了要承擔后果,沒有做錯不必承擔后果。
伸張正義者不擔責
【鏡頭1】
2017年1月9日,河北唐山男子朱振彪路過一起交通肇事現場,在追趕肇事逃逸者張永煥時,張永煥進入火車道,被火車撞擊身亡。朱振彪被起訴,張永煥家屬索賠60余萬元。2018年2月12日,河北省灤南縣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張永煥家屬的所有訴求,認定朱振彪的追趕行為不具有違法性,屬于見義勇為。原告提起上訴,而在審理過程中撤回上訴。
【鏡頭2】
8月27日晚,江蘇昆山市兩男子因行車沖突動刀。監控視頻顯示,刀是由劉某某從其所乘車輛中取出,并向于海明連揮數次。后劉不慎刀落,刀被于搶到。在搶刀過程中,于將劉砍倒致死。9月1日,昆山警方通報稱:于海明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撤銷于海明案件。
今年年底,最高法和最高檢先后發布指導性案例。其中,一“追”一“防”兩起案例入選。
備受關注的“朱振彪追趕交通肇事逃逸者案”入選最高法第19批指導性案例,最高法指出,該案例入選指導案例旨在明確人民法院可以對見義勇為行為進行認定,依法保護見義勇為行為人的合法權益。該案例以公正裁判樹立正確的行為規范和法律責任承擔原則,有力地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該案裁判要點確認:行為人非因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為保護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實施阻止不法侵害者逃逸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見義勇為。
今年夏天發生在江蘇的“昆山反殺案”觸動了公眾神經,該案入選最高檢第12批指導性案例。面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能不能防衛?敢不敢防衛?防衛者擔不擔責?這些群眾關切,就是對公平、正義、安全的普遍訴求,司法機關對這些群眾關切的回應就尤其重要。
“法律允許防衛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損害,甚至可以致傷、致死,這不僅可以有效震懾不法侵害人甚至潛在犯罪人,而且可以鼓勵人民群眾勇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體現‘正義不向非正義低頭’的價值取向。”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說,對此專門發布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對正當防衛權的保護,目的就在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懲惡揚善,弘揚正氣,保護見義勇為,向社會釋放正能量。
正如辦理該案的檢察官王勇所說,“把防衛者的利益,作為我們法律保護的優先利益、首要利益。這是我們向社會傳達、傳遞的最重要的一個價值觀。”
鏡頭下執法的底氣
【鏡頭】
今年5月,網友上傳了一段上海交警執法的視頻。視頻中,一男子在駕駛無牌車后,先說自己沒有行駛證,然后又拒絕出具駕駛證,再到和警方對峙。交警從口頭傳喚到連續三次警告,并且要求無關人員遠離,避免受到傷害。在現場,男子同行女子的“呼救”并未得到圍觀群眾的響應。執法過程完成后,一交警對拍攝視頻者要求如果發布視頻,要將所有過程發布,不要去頭去尾,斷章取義。
口頭傳喚,連續三次警告,武力升級,行動前提醒無關人員遠離……執法人員在現場的一系列操作被網民評價為“教科書式執法”。
值得關注的細節是,視頻結尾處,執法警察提醒拍攝視頻的圍觀者:拍可以,執法接受監督,但不能斷章取義、惡意炒作,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一句“拍可以”背后,是執法者直面鏡頭的底氣,彰顯了法治本身的正義和尊嚴。之所以被稱為“教科書式”,就是因為執法者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有理有據有節。執法者尊法守法,按照法律程序執法,執法者自然有底氣,有底氣就能在執法過程中保證法律的公平正義。
當前微博、微信、網絡直播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履行執法職責的公安民警和警務輔助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公安部在2016年就提出,民警執法時,面對群眾圍觀拍攝,在拍攝不影響正常執法的情況下,民警要自覺接受監督,習慣在鏡頭下執法,這既是保證執法的規范嚴謹,也是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同時,在幾起“教科書式執法”事件中,可以看到,呼喚公平、法治、正義,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成為執法者與群眾的同一價值取向。
在這段執法視頻中,面對當事女子的“呼救”,圍觀群眾并未響應;幾段視頻的拍攝者在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同時,并未因為“博眼球”而對視頻斷章取義、歪曲事實,而是客觀、完整地還原執法全過程,最后讓執法贏得群眾點贊。這是公民法治意識的提高,也是對執法公信力的自覺維護。
個人權利與公權力的界限
【鏡頭】
今年年底,“浙江樂清一男孩失聯5天”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家人一度懸賞50萬元征求線索。12月5日,樂清警方通報稱,失聯男孩已經找到,并查明,男孩母親陳某因與丈夫存在感情糾紛,為測試丈夫對自己及兒子是否關心、重視,蓄意策劃制造了該起虛假警情。12月14日,樂清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對“失聯男孩”母親犯罪嫌疑人陳某批準逮捕。
一場全民愛心接力尋找失聯男孩的暖心行動,最終以“狼來了”的鬧劇收場。警方接警后,投入了大量警力開展查找工作,許多網友也紛紛參與,積極尋人。當得知這是“虛假警情”這一真相時,網友憤怒:這是對愛心的消費,是對社會誠信和良知的踐踏。更嚴重的是,虛假報警還是對公共資源的消耗,可能讓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失去得到最大程度救助的機會。
除了虛報警情,一些消耗或濫用警力等公共資源的情況時有發生——有“驢友”在明知尚未開放禁止入內的地方探險從而發生事故,最終需要民警、消防等救援力量耗時耗力救助;一“窮游”男子兩年內被全國各地救助站救助234次;男子酒后19次撥打110只為了讓民警派車送他回家……
今年10月,“消防員該不該救狗”引發討論。有網友在微博發帖稱,自家養的狗被鏈子絞住大腿,向杭州余杭消防大隊求助。接線員聲明“只救人不救貓狗”,引發該網友不滿,質疑當地消防無作為。
應急管理部消防局對此回應稱,消防員依據國家法律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基層消防隊在不影響正常執勤戰備情況下,也會參與社會救助,應急救援資源有限,解救小動物這種困難,并不能百分之百滿足。這一回應發出后,得到眾多網友的點贊支持。
虛報“尋子”警情的陳某最后被以涉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批捕。對公眾來說,這是一堂深刻的道德課,更是一堂嚴肅的法治課。公民個體意識、權利意識的不斷增強,是法治精神的重要體現。但需要明確的是,這里的“個人權利”是符合道德法律規范和公共利益的權利,而非為一己之私、不顧公序良俗的所謂“權利”。
互聯網發展的法治糾偏
【鏡頭】
今年6月,今日頭條旗下短視頻平臺抖音被曝在某搜索引擎廣告投放中,出現侮辱英烈邱少云的內容,引起極大公憤。今日頭條官方頭條號后就發布道歉聲明,稱就搜索引擎廣告投放中出現對英烈不敬的內容,向公眾和英烈遺屬誠摯致歉。并稱“這是非常嚴重的工作失誤,我們對因此引起的社會不良影響,表示深刻的道歉和反省。”
2018年是短視頻迅速崛起并全面爆發的一年。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今日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5.94億,占網民總數的74.1%。
短視頻興起的同時,一些低俗、色情、暴力內容隨之出現,挑戰社會道德底線。
抖音短視頻在廣告投放中出現侮辱英烈邱少云的內容;“內涵福利社”等19款網絡短視頻平臺,在管理部門三令五申的情況下,仍然放任傳播低俗、惡搞、荒誕甚至色情、暴力等違法和不良信息,盜用篡改他人版權影視作品,炮制推薦“標題黨”內容,社會反映強烈。
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數次約談各家短視頻平臺,責令全面整改各類問題。
7月,國家網信辦會同五部門依法關停3款網絡短視頻應用;聯合約談16款網絡短視頻平臺相關負責人,對其中12款APP作出應用商店下架處置,要求平臺企業作出全面整改。
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18年第三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點名批評抖音在某搜索引擎投放的廣告中含有“邱少云被火燒的笑話”,違反了英雄烈士保護法和廣告法,兩者分別罰款100萬元。
此外,自媒體通過“洗稿”方式抄襲、剽竊、篡改刪減原創作品這種互聯網侵權行為,也受到嚴格監管和整治。7月16日,國家版權局、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聯合啟動“劍網2018”專項行動,除了整治短視頻亂象,“洗稿”等侵權行為也成為專項行動打擊重點。違法成本的提高,執法的加強,就是要保護創新,讓“偷”走知識產權之“果”的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