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02-04 10:46:02
合上電腦,結束工作
排隊取票,步履匆匆
千里迢迢,齊聚一堂
……
名為“回家團圓”的程序
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中
新青年除夕特別節目
《回家》
一起看看新春佳節的人間百態
除夕特輯 回家
張靜:我叫張靜,今年37歲,是京滬高鐵一名普通的高鐵列車長。今年的春運是從1月21日到3月1日,為期40天。每年都是這樣,所以對我們來講,過年更重要的是為大家提供一個回家的列車。通過我們,把大家平安地送到親人身邊,對于我們來講意義會更大。每天都是這樣,感覺很忙碌的樣子。這么多年,感覺我們的時間都在走車中度過了,會覺得每一年都過得很快,瞬間就消失了。
我愛人也是一名鐵路職工,他是天津西站下屬廊坊站的一名客運值班員。我們倆相識,是在京滬線。說起來,雖然我們是兩名一線京滬高鐵的職工,但在一起的時間其實并不多。一周里,我們能夠有一天半的時間共同在家里陪伴孩子。
今年還是不能回家過年。說不想家是假的,十七年來,在家過年屈指可數。所以,每年一到過年的時候,除夕夜如果在車上,會給家人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父母也都習慣了。包括身邊的乘務員,過年的時候也都會給家里打個電話。但盡管如此,我們幾個小姐妹也會在一起,一個班組會有一個聚餐,用這種方式慶祝我們的新年。
馬力:“過年給我留點餃子啊!行,你給我留多少?”我覺得演員的不一樣之處,就是別人最忙的時候,我們可能是淡期,但是別人的假期,可能是我們最忙的時候。所以,既然干一行,就要愛一行。2005到2006年在美國實習的時候,過年都是張燈結彩,全部是中國紅。說實話,挺想家的。
張文星:“一樓一樓,收到!”我是張文星,今年23歲,來自山東泰安,現就職于深圳海關。我跟我老婆也算是因海關結緣,同是海關人,也同在一線現場。我和我愛人覺得,值班這件事情還是一個很神圣的工作,你逆流站在通道里,面向他們。其實那個時候,旅客的一句“過年好”,新年祝福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特別好的褒獎。
楊杰布加:我叫楊杰布加,我家是伊克烏蘭鄉尚木多村,離剛察縣有30多公里,騎摩托車的話,就2個小時。現在我去肉鋪里買點肉,今年牛羊也不宰了,就買點肉回家,包點餃子,做點包子。我今年回家鄉冬季草場過年,我們牧區不是有牛羊嘛,牛羊趕到冬季草場,一家人在一起過春節。
張凱:我叫張凱,目前是阿里巴巴的一名員工,來自河南省魯山縣。其實小時候,我們山里面的條件是特別艱苦的,根本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樣的。從小學的時候,爸媽經常就是在外地,每年靠去外面務工或做一些小生意,來維持我們的家庭。每年其實也就一兩次回老家的時間,每次基本上都會花十幾個小時。提到回家還是挺開心的,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新的一年,希望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張文星:2017年的時候,那個時候都搶敬業福,直到來到海關,我才知道,敬業這兩個字,真的是一種責任。
熊慧娟:最想做的事情是回家看一下父母,然后看一下我的小侄女。
馬力:中國凡事都是講一個“圓”字,新的一年團團圓圓,希望家里的每一個人都健健康康。
楊杰布加:2019年,拿上自己的相機,記錄一下牧民的生活,牧民的變化。
張靜:農歷新年馬上就要到了,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帶我的寶貝坐一次高鐵。
城市雖美
卻比不過家的溫暖
一桌團圓飯
普通家常菜
就能慰藉在外打拼的心
每逢此時
你可能會看到
那些漂泊的人們
扛著沉重的行李
局促地窩在車中
表情卻充滿喜悅
你也會看到
在格子間奮斗的年輕人
甩開一年的辛勞與疲憊
迫不及待開啟歸鄉之旅
你也可能看到
光鮮亮麗的演員
忙碌奔波在排練室
可能因一場演出
他們再次爽約年夜飯
只為帶給觀眾一場精彩的表演
你也會看到
值班的列車員
在無數個凌晨起身
每逢佳節團圓
總不能陪伴家人
他們守在鐵路一線
護送數億人回家
.........
有人
因回家團圓而綻開笑容
也有人
為守護這些笑容而堅守
回家的路
哪怕擁擠,也很心切
歲末年初
就算工作,也是甜的
漫漫回鄉路
殷殷思鄉情
永恒的記憶
不變的情結
承載著我們這個民族
最為質樸的親情表達
——回家!過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