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綠色發展看普洱丨抗震救災輕傷亡、恢復重建零延誤,普洱怎么做到的

來源:齊魯網

作者:蔡紀香

2019-06-25 23:07:06

齊魯網6月25日訊 2014年10月7日,景谷縣發生6.6級地震,普洱市6縣(區)、59.41萬人受災,死亡1人,受傷330人。

2014年12月6日,景谷縣先后發生5.8級、5.9級強余震,普洱市5縣(區)、42.2萬人受災,死亡1人,受傷22人。

2018年9月8日,墨江縣境內發生5.9級地震,普洱市墨江、寧洱、江城等縣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數達10.48萬人,受傷27人。

普洱地處云貴高原西南邊緣,以瀾滄江深大斷裂為界,東西兩側形成了“思茅—寧洱”地震帶和“瀾滄—耿馬”地震帶,境內斷裂縱橫交錯,中強地震特別活躍,僅從1965年以來,5級以上地震共發生30次,約1.7年發生一次5級以上地震,約5年發生一次6級以上地震。是云南省破壞性地震最頻繁,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面對天災,如何盡最大努力減輕危害、盡快回復群眾生產生活,成為當務之急。在搶險救災過程中,普洱市在抗震救災中,創造了“抗震救災輕傷亡、恢復重建零延誤”的普洱經驗。

主動防災、科學救災、有效減災,普洱是怎么做到的?在25日全國網絡媒體普洱行啟動儀式上,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劍榮做了詳細介紹。

震前主動防災、有效防災

近年來,普洱市不斷加強生態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70%,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地震發生后沒有造成大規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成為生態文明的受益者。

同時,普洱市積極健全完善主動防災、科學減災、有效救災工作機制,推動防災減災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高位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全市構建防災減災救災統籌協調新格局;修訂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涉災部門會商和聯動合作機制;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加大防災減災宣傳力度;加強救災物資儲備。

此外,普洱市狠抓硬件支撐。全面實施民房和公共設施防震減災工程,特別是按照國家、省的部署安排,全面加快公共設施防震減災工程建設、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和義務教育學校C、D級危房改造,有效提高了防震抗災能力和水平。自2013年以來,全市共實施抗震安居工程17.4萬戶;實施義務教育學校C、D級危房改造114.58萬平方米。同時,大力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保護工作,有效提高了防震抗災能力和水平。

震后及時應對、科學救災

在此前抗震救災過程中,災害發生后,普洱市堅持把災區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作為主要任務,快速、有序、有力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啟動地震災害應急響應,迅速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全力組織人員搜救,不留盲區、不留死角、不漏一人;迅速調度駐滇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各種交通、電力、通信、安監等救援力量趕赴災區搶險救援,全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開展房屋安全鑒定、危房排查除險,加強震情、雨情監測預報預警,密切監測工礦企業、學校、重大在建工程、地質災害隱患點、病險水庫等重點部位,嚴密防范余震、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千方百計安置受災群眾,堅持把安置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作為抗震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籌措救災款物、及時轉移安置受災群眾、抓好過渡安置救助,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干凈水喝、有衣穿、有安全臨時住所、有病得到及時救治、學生有安全的地方上學。

扎實推進恢復重建工作。科學編制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堅守質量和安全兩條生命線,把民房恢復重建放在首位;發揮災區干部群眾的主體責任,統籌各方力量,完善工作機制,強力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全面落實包物資發放、保基本生活,包環境衛生、保疫情防控,包臨時住所、保過渡安置,包監測防范、保群眾安全,包情緒疏導、保思想穩定,包矛盾化解、保社會和諧,包項目建設、保恢復重建,包紀律監督、保工作規范“八包八保”責任制。

截至目前,景谷6.6級地震恢復重建按時完成恢復重建任務,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墨江5.9級地震恢復重建工作正在按規劃抓緊推進。

[責任編輯:楊凡、梁延菊、蔡紀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司機暈厥“命懸一線”,“硬漢”交警火速救援

司機暈厥“命懸一線”,“硬漢”交警火速救援。華吉珂顧不上傷痛,及時聯系120將司機救出并送醫院搶救,受助司機于當晚轉危為安[詳細]
濟南日報 2019-06-25

塑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

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解讀《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詳細]
新華網 2019-06-25

全球變暖致惡性循環 研究:2050年能源需求將增1/4

全球變暖致惡性循環。研究 2050年能源需求將增1/4[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5

黃河水利委員會派工作組督導黃河上游防汛工作

黃河水利委員會派工作組督導黃河上游防汛工作中新網6月25日電。黃河上游水庫多、分布廣,河道行洪能力偏低,青海省、甘肅省黃河防汛工作部...[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5

香港千人共唱“獅子山下” 傳遞積極向前正能量

香港千人共唱“獅子山下”。由香港各界青年團體聯合主辦的Icon[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6-25

9分鐘的海上傳奇——遠望3號船護送北斗導航衛星入軌記

9分鐘的海上傳奇——遠望3號船護送北斗導航衛星入軌記新華社遠望3號船6月25日電。全船工作人員正在準備著,對中國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北...[詳細]
新華社 2019-06-25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