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2019-07-03 19:56:07
原標題:32歲醫生的最后一次救人……唯有致敬!
6月30日凌晨
32歲同仁醫生王輝突然去世
今天上午
他的角膜移植手術進行
兩個年輕人將重獲光明
向我們的好兄弟致敬
上午9點,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眼科的2號手術室里,一位17歲的少年躺在了手術臺上。麻醉科主任王古巖正在為他進行麻醉。這個男孩是一名圓錐角膜患者,左眼因為角膜病變,視力幾近為零,只有角膜移植手術才能讓他重新看到這個清亮的世界,而為他送來角膜的正是曾經在這里工作的眼科醫生王輝。
這個17歲的少年正在讀高中,開學將進入高三學習。他告訴記者,他還沒想好未來做什么,但是醫生是他向往的職業之一。
麻醉結束,手術即將開始。這時,手術室里所有的醫生護士自發的站成了一排。他們面前的托盤上,擺放著角膜保存盒。
“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的好醫生、好同事、好兄弟,為人類光明事業做出的貢獻,再一次鞠躬致敬。”帶領大家一起致敬的是同仁醫院眼角膜科副主任接英,他是今天兩臺角膜移植手術的主刀醫生。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每年完成上千臺角膜移植手術,其實今天要進行的兩臺角膜移植手術只是常規的角膜移植手術;主任醫師接英每年會完成200多臺角膜移植手術,對于同仁醫院和接英來說,這是臺常規的眼科手術,但對于所有手術室里所有的醫護人員來說,今天的手術又特別不一樣,因為角膜來自曾經在這里穿梭工作的同事。接英的心情也一點點不平靜,“一定把這臺手術做好,完成王輝家屬的愿望?!?/p>
上午9:20,手術開始。
15分鐘,少年病變角膜取下。王輝的角膜取出來,安放在少年的眼中。
接英在助手楊珂、李麗的配合下,細致地將角膜放置、縫合。“你看王輝的角膜多么透亮!”
10:10 ,手術完成。少年被推出手術室。第二名患者,26歲的天津大男孩小劉來到手術室的準備間,等待手術。
兩個年輕人重見光明
6月30日王輝去世后,角膜送到了同仁眼庫。同仁眼庫是著名眼科專家、同仁醫院老院長張曉樓所創,他也是我國第一個角膜捐獻者。如今,王輝繼承了老院長的衣缽,生前送光明,身后留光明。
王輝生前給病人檢查
角膜送到眼庫后,移植受者的遴選隨即開始。今天接受手術的第二名患者是家住天津的小劉,他和第一名接受手術的少年,都是在7月1日接到手術通知的。
“當時,我正在上班,接到了電話,看到是北京的陌生號碼,還以為是詐騙電話,后來才知道是通知我手術。”小劉也是一名圓錐角膜患者。圓錐角膜是一種好發于青少年的眼科疾病,患者的角膜擴張、中央變薄,向前突出,呈現圓錐形。因為角膜受損,患者的視力會明顯下降,幾近失明。
手術前,兩位患者告訴記者,他們的患側眼睛已經看不清,正在等待角膜。17歲的少年說,“心中有千言萬語,但兩個詞最能表達我的心情:感謝,感動。”小劉則反反復復說兩個字:感激。
上午10點45分,第二臺手術開始。
11點27分,第二臺手術完成。
至此,王輝的兩只角膜已經完成移植。明天早上,紗布揭開,兩名患者就能重見光明。
王輝,那個被年輕同事們稱為“輝哥”的眼科醫生,“又能看見了!”
悼念!32歲同仁醫生驟然離世
29日晚上,32歲的同仁醫院眼科醫生王輝在家中突發心跳呼吸驟停,旋即在家中就開始接受心肺復蘇。急救車趕到送來搶救室前,曾經除顫一次。
凌晨,王輝的父母終于趕到現場。朝陽醫院的醫生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最后依然沒有獲得有確診意義的證據。在搶救的3個小時,王輝一直沒有自主呼吸和心跳。30日凌晨,醫生們很無奈地終止了搶救。
王輝離開后,他的妻子決定捐出丈夫的眼角膜。“他們都是醫生,生死觀很豁達。”對于一名醫生來說,捐獻器官就是向醫學奉獻了全部;作為一名眼科醫生,捐獻角膜是他對病人最后的關愛。
王輝生前照片
同仁醫院眼科主任盧海說,王輝工作上特別努力,曾經被評為中國醫師協會“全國十佳住院醫師”,也多次被評為醫院的先進個人。他為人熱情、豁達,“總是樂呵呵的。”王輝也是同仁醫院團委副書記,參加過醫院的科普大賽。
同仁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馬小麗曾經和王輝同臺參加科普比賽,“幽默風趣、口才出眾”是她對王輝的評價。眼科每年都會有一臺自己的“春晚”,王輝也是科里主持的“男一號”。
生前,
他給萬千患者送去了光明;
身后,
他將最后一片光明依舊留給患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