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中國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觀測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2019-07-20 05:53:07

中國助力打造全球海洋觀測網

7月18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臺風藍色預警,預報了今年第5號臺風“丹娜絲”的行進時間、路徑和其分裂出來的南海熱帶低壓可能對東南部海域造成的影響。很多人聽到該預警信息長舒了一口氣,因為之前的預報信息顯示,“丹娜絲”可能“分裂”成兩個臺風,形成雙臺風“共舞”的駭人破壞力;而18日的預報表明,其分裂出的南海熱帶低壓未來強度變化不大。

見微知著,對臺風作出預測并發出預警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我國已經建立的“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該觀測網是規模宏大的系統,包括國家海洋站網、海洋雷達站網、浮潛標網、海底觀測網、表層漂流浮標網、剖面漂流浮標網等。通過這些網絡,可以時時獲取海溫、海流、海浪等海洋環境要素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及時發出臺風、颶風、風暴潮以及海嘯等災害侵襲預警,服務漁業捕撈、遠洋運輸、海上石油開采等生產活動。

衛星觀海 一覽無余

近日,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迎來了兩名“星”成員,它們是海洋一號C衛星和海洋二號B衛星。2018年9月和10月間,它們相繼發射升空,之后完成了在軌測試并正式交付用戶投入業務化應用。作為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星海洋觀(監)測系統以海洋衛星為主,兼顧其他衛星數據應用,服務于海洋觀(監)測業務化系統,主要由系列海洋衛星(含載荷)、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海上定標和真實性檢驗場等組成。

海洋衛星通過搭載各類遙感器來探測海洋環境信息,能夠對全球海洋大范圍、長時期地觀測,為人類深入了解和認識海洋提供了其他觀測方式都無法替代的數據源。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海洋一號”“海洋二號”“高分三號”系列衛星為代表的海洋水色、海洋動力環境及海洋監視監測系列衛星,建立起了優勢互補的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

根據《海洋衛星業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研制和發射十余顆海洋衛星,可為海洋環境資源、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經濟、海洋生態、海洋安全等領域提供不同分辨率、不同時效、不同種類的豐富的多源海洋環境信息,廣泛服務于氣象、環境、交通、農業和水利等。

挺進極地 觀測冷源

2019年,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順利交付,這無疑是世界極地科考領域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的交付意味著中國形成了“雪龍”號和“雪龍2”號協同開展極地探測的“雙龍探極”新格局,大大提升了中國極地科學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對中國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建設而言,“雙龍探極”新格局無疑把對極地海域的觀測能力提升到新水平。

南北極作為地球的兩大冷源,左右著全球冷暖過程,在包括兩極海域在內的極地地區形成立體觀測能力對于掌握全球氣候變化,分析重大氣象過程的產生和發展機理等具有重大意義。中國一直致力于極地進入、極地科考能力建設。

在南極科考方面,從1984年派出首支南極科考隊開始,中國先后建成了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第五座科考站選址南極羅斯海地區并進入建設階段。截止目前,中國已經實施了35次南極科考。北極科考方面,2004年7月,北極黃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建立。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實施了9次北極科考。海洋觀測是中國極地科考的核心內容之一,中國在極地已經形成了站基、海基、空基、冰基等構成的立體海洋觀測網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中國第九次北極考察期間,中國科考隊成功在冰區布放了兩套海-冰-氣無人冰站觀測系統,首次實現對北極海洋、海冰和大氣的全要素觀測,將為研究北極海冰變化過程和機理、準確預測北極氣候和海冰變化趨勢等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在2018年第34次南極考察期間,中國科考隊在南極羅斯海特拉諾瓦灣開展地球物理調查,獲取了海底地形、海洋重力、磁力數據。這是“雪龍”船首次以全覆蓋勘測方式獲取南極海洋的海底地形地貌資料。

制度保障 整合力量

制度建設是海洋立體觀測系統的建立和觀測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規范,其中包括《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全國海洋觀測網規劃(2014年~2020年)》《海洋氣象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對加大海洋觀測基礎設施投入、提高觀測儀器設備先進性、建設海洋觀測體系、規范海洋觀測管理、積極參與國際觀測計劃等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

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將“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列為重大工程,要求統籌規劃國家海洋觀(監)測網布局,推進國家海洋環境實時在線監控系統和海外觀(監)測站點建設,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體觀(監)測系統,加強對海洋生態、洋流、海洋氣象等方面的觀測研究。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海洋觀測已初步具備全球海洋立體觀測雛形。目前已擁有包括海洋站(點)、雷達、海洋觀測平臺、浮標、移動應急觀測、志愿船、標準海洋斷面調查和衛星等多手段的海洋觀測能力,近岸近海觀測已初步覆蓋管轄海域,極地和大洋熱點海域觀測有效開展,衛星遙感觀測手段趨于成熟,海洋觀測數據傳輸效率大幅提高,海洋立體觀測體系更趨完善。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是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技術總體單位,該技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開局是中國海洋觀測能力進一步提升的重要時間節點,此后,有關方面有效整合國家海洋觀(監)測能力,建成布局合理、規模適當、體系完整的中國全球海洋立體觀(監)測系統,形成覆蓋中國管轄海域和大洋重點海域的業務化觀(監)測能力,滿足海洋經濟發展、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生態預警、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海上航行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對海洋觀(監)測的需求。

攜手合作 互利共贏

作為支撐海洋事業發展的基礎,海洋觀測受到世界各國高度重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世界氣象組織、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1993年發起并組織實施了全球海洋觀測系統(GOOS)計劃,現已發展為13個區域性觀測系統,針對不同要素包括全球海平面觀測、全球海洋漂流浮標觀測、全球Argo浮標觀測、國際海洋碳觀測等多個專題觀測計劃。

據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副研究員王祎介紹,在GOOS等全球性計劃引領下,目前國際海洋觀測已進入多平臺、多傳感器集成的立體觀測時代,呈現出業務化觀測系統與科學觀測試驗計劃相結合、區域與全球相結合、“天-空-岸-海”多手段相結合、國際合作數據貢獻與共享相結合的特征。全球海洋觀測系統正在逐步建成,全球海洋觀測能力穩步增強。

王祎說:“我國將深度參與國際觀測計劃,重點建設覆蓋太平洋臺風活躍區、厄爾尼諾變異等重點關注區的長期觀(監)測系統,提升對大洋環流、臺風生成和傳播、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珊瑚礁退化、海洋酸化等重要海洋、氣候和環境變化過程的實時監測和預測能力。”

此外,中國將與參加“中國-小島嶼國家海洋部長圓桌會議”并與達成協議的小島嶼國家共同建設和維護島礁生態聯測系統;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同建設和維護海洋觀(監)測系統,提升“海絲”沿線國家的海洋災害預報觀測能力,助力實現合作共贏。

[責任編輯:楊凡、楊本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逐夢軍營,榮光閃耀!軍委國防動員部發布2019年全國征兵公益宣傳片

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20日正式發布2019年全國征兵公益宣傳片,號召廣大適齡青年依法服兵役,踴躍參軍報國,積極投身強軍偉業,為實現黨在新時...[詳細]
新華社 2019-07-20

93個中央部門齊曬決算“賬本”

93個中央部門齊曬決算“賬本”。7月19日,隨著財政部率先公布2018年部門決算,93個中央部門在同一天“曬”出了決算“賬本”,這是中央部門...[詳細]
經濟日報 2019-07-20

家政服務業前景廣闊“痛點”仍在 應更好滿足群眾需求

家政服務業前景廣闊“痛點”仍在。如何解決家政服務業發展“痛點”,推動行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擴大優質服務供給[詳細]
經濟日報 2019-07-20

中國向小學生發放北斗智能手表 英媒:可實時定位孩子位置

中國向小學生發放北斗智能手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7月17日報道,向60所學校發放的這些手表裝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芯片[詳細]
參考消息網 2019-07-20

電子化出游 北京為何“慢半拍”?

實習記者。頤和園、天壇公園等景區門口的售票窗口處,現場購票的游客也排起了長隊,原本能夠正常使用的微信掃碼現場購票也無法使用[詳細]
北京日報 2019-07-20

上半年外匯儲備余額總體上升 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

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和上市股票493億美元。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19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詳細]
人民日報 2019-07-20

香港人結婚法定年齡最低16歲 風俗與內地差異大

香港人結婚法定年齡最低16歲。如果在婚姻登記處舉行婚禮,正常辦公時間費用為715港幣,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則躍升為1935港元[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7-20

在病床上完成答辯 嚴重車禍難阻26歲準碩士畢業決心

在病床上完成答辯。“經答辯委員會全體委員投票表決,程艷芳同學的論文已經達到碩士論文要求,建議校學位委員會授予碩士學位……”6月,華...[詳細]
工人日報 2019-07-20

北大回應“博士生半天98800步質疑”:其他人也走過

北大回應“博士生半天98800步質疑” 其他人也走過。本報訊7月3日,作為優秀博士生的莊方東在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發言時透露,去年,為了...[詳細]
北京青年報 2019-07-20

滿懷眷戀與期待,中國科學家惜別天宮二號

滿懷眷戀與期待,中國科學家惜別天宮二號。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記者喻菲)在天上種糧種菜、觀測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打造太空最精準的鐘...[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19-07-19

借3000賠一套房!東莞“套路貸”涉黑案主犯獲刑20年

東莞“套路貸”涉黑案主犯獲刑20年7月19日,廣東省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鐘浩波等18人涉黑案作出終審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以...[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9-07-19

女子侮辱涼山救火烈士 檢方要求其在國家級媒體公開道歉

女子侮辱涼山救火烈士。檢方要求其在國家級媒體公開道歉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他們,無私無畏只為守護祖國和人民他們,...[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9-07-19

“陳云讀書生活”展亮相上海魯迅紀念館

“陳云讀書生活”展亮相上海魯迅紀念館7月19日,“陳云讀書生活”展在上海魯迅紀念館拉開帷幕。1936年10月《救國時報》[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9-07-19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