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晚報
2019-09-05 14:01:09
給飛機診病的全科醫生
“這是我維修運—5飛機的照片,我真的喜歡修飛機。”
“觸摸著的感覺不一樣,那種放飛的指令一發,就意味著肩頭承受著萬斤安全重擔,只有飛機平穩落地了,這個擔子才算是卸了。”
……
說這些話的是郭丙友,59歲,南航旗下重慶航空公司飛機維修工程部主任、高級工程師。即將退休的他,工作是給飛機“診病”。
郭丙友說,工作40余載,如果時光能留住些什么,那么他修過的飛機,就是對中國民航業快速發展最好的印證。
郭丙友說,飛機維護最重要的是責任心與細心。
“這要是在天上,后果不堪設想”
雖然臨近退休,郭丙友看上去還很年輕,同事們都喜歡稱他為“郭老”——這個“老”字,與年齡無關,而與他資深的維修經歷有關。
1978年,郭丙友參軍入伍,在某飛行大隊機務中隊學習并從事飛機維修工作。1981年退伍后,郭丙友留在了該大隊。這個大隊,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中國北方航空公司(后來與南航重組)的前身。
盡管北方航空公司是民用航空,其飛機還停留在運-5、安-24等蘇制飛機時代。“那些老飛機,不像現在的飛機都有維修手冊。”郭丙友告訴記者,現在的飛機有任何問題,飛行員都可以從儀表盤上一目了然地看到,那個時候不行,全靠維修人員的技術和經驗。
他記得有一次,一架運-5需要維修,打開發動機一看,一顆沒有擰緊的銷子飛了出來掉在發動機旁,甚至打壞了幾片發動機葉片。看著這個場景,大家捏了一把汗,“這要是在天上,后果不堪設想。”郭丙友說。
有了這些耳濡目染,郭丙友深知自己的工作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就必須保持零失誤,這也是他對徒弟的要求。
更驚險的,莫過于參與大興安嶺火災通航任務的保護。1987年4月,郭丙友像往常一樣在大興安嶺執行為期一個月的火情防護任務。因為遭遇超常的春季干旱,5月6日起,大興安嶺發生一場為期28天的特大森林火災。火災遇上飛機定期檢修,加上人員少、器材缺,面對突然增加的任務,郭丙友說那會兒是犧牲了休息時間起早貪黑做飛機定檢,既要確保飛機安全起降,又要讓它在高空能夠滅火。
郭丙友(左)檢查發動機
“誰來催促也沒用,安全說了算”
不許飛機帶病上天,是郭丙友和同事們的工作原則和底線,“我這份工作,誰來催促也沒用,安全說了算。”
郭丙友和他的同事們,說是飛機維修員,其實更像是飛機的醫生,要對飛機進行全方位望聞問切,確認飛機狀況健康后,才能放行。
如何才能放行?郭丙友說,小到一顆螺絲,大到發動機故障,都需要他們及時而嚴謹地處理好。
重慶航空飛機維修工程部總經理張豐介紹,2007年重慶航空機務系統開始組建,從機務隊伍成立到現在,郭丙友展現了在飛機維護檢修方面的絕對優秀和權威。這一點,令許多年輕后輩不得不服。
從蘇制飛機到歐洲飛機的維修,語言文字就是一個大難關。郭丙友說,俄文難,英文也難。
在郭丙友的工作間里,有一本中文翻譯的空客維修手冊,但他說,這本冊子只能作為參考。于是,當時40多歲的他,從一個英文也不認識,到沒事兒時就記和背:Airworthness Directive是指適航指令,表示試航當局頒發的為保證飛行器適航的通知,強制執行;Service Bulletin是指服務通告;Service Letter是指服務信函;Service Information Letter是指服務信函……
成千上萬的單詞,又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單詞,對于人到中年的郭丙友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想到安全這條線,什么事都能挺得過去。
為克服學習上的難關,郭丙友隨身攜帶了一個小筆記本,看到不認識的單詞,就隨手記錄下來,認真得就像一個小學生。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用6個多月的時間,攻破語言難關,生生啃下了這塊硬骨頭。當時,與郭丙友同期學習的機務人員約200名,大部分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最終卻只有不到30%的人通過考核。
有什么學習秘訣?這個問題讓郭丙友輕松一笑:“哪有秘訣,我天天看到這些單詞,自然就熟悉了。”
郭丙友(左)仔細檢查起落架
“只能一萬,決不能萬一”
回憶起從事維修飛機40余年的經歷,郭丙友在云淡風輕的談話間,也表達自己對這份工作的專注如一。“維修飛機的核心思想,就是保證飛機的飛行安全。”郭丙友說。
他告訴記者,以前在部隊,有師傅教如何修飛機。師傅當時給他們說的話是:“飛機飛出去,就上了高空,只能一萬,決不能萬一。”
所以,確保飛機的一萬個安全,就是他工作幾十年來唯一的重任。
郭丙友介紹,以前飛機都是靠人工找故障、找病因,靠維修人員的經驗來處理。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飛機發生故障后會自動報警顯示,比如A320系列飛機就會直接顯示錯誤碼,維修人員根據這個錯誤碼來查找排除故障,只有故障徹底排除了,錯誤碼才會消失。
前幾年,南航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專門負責飛機維修,郭丙友在重慶的工作從維修變成了整機放行工程師。所謂整機放行,就是飛機修好后,郭丙友和同事要去逐一檢查,確認是否達到起飛標準,之后才能放飛。
郭丙友說,因為每個型號飛機的技術性都很強,要維修不同類型的飛機,還必須考取相應機型的維修資格。只有具備過硬的技術,才能排除飛機的故障。
從安24、運-5、運-7,到麥道MD-82、MD-90,再到后來的A300、A320、A380等空客系列,中國民航發展過程中的機型變化,也是郭丙友事業歷程中一道又一道坎,在一一邁過這些坎的過程中,郭丙友逐漸成為一名給飛機診病的“全科醫生”。
郭丙友抽查駕駛艙設備運行狀況
“堅守崗位辛苦點,也是值得的”
張豐告訴記者,維護飛機安全是一個有始有終的過程,其中一部分是跟班放行,另一部分是駐站放行。每逢春運和暑運,跟班放行和駐站放行的任務就會多起來。在機務系統,有整機放行資質的人不多,每當遇到這個時候,郭丙友總會第一個頂上去,“我去吧”成了他的常用語。
從2007年到2018年,逢年過節的時候,幾乎只要是有需要外地跟班運行的維護安排,郭丙友都會飛行在藍天上。如果當天只有一個本公司航班落地對方機場,這個時候的任務就叫跟班放行,航班抵達對方機場后,郭丙友在確認飛機安全無誤后,發出放行指令,飛機才具備從對方機場起飛飛回重慶機場的資格。如果公司有多個航班當天都要抵達對方機場,這時郭丙友就需要在對方機場住上一天,確保每一架落地飛機都安全檢查完后,逐一放行,這就是駐站放行。
經常不能與家人團圓,是否感到遺憾?郭丙友笑笑說,其實也想跟家人多聚聚,“但飛行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堅守崗位辛苦點,也是值得的。”
據了解,從1978年入伍開始,郭丙友就在學習并從事飛機維修工作。40余年時間里,他維護的機型從運-5、麥道MD-82、安-24,到空客A300、A320系列,工作的場所從簡陋的機棚到現代化機場,他從未出現過一起安全差錯。正是有了郭丙友以及許許多多同他一樣的“全科醫生”,秉承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用辛勤揮灑的汗水,以盡職盡責的態度,保衛著每一架飛機的安全,保護著每一位乘客的安全。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渝鳳 畢克勤 實習生 蔡紅梅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