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9-09-25 05:42:09
我國技能大賽選手何以世界領先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技能選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作出重要指示,向我國參賽選手和從事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同志們致以熱烈祝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世界技能大賽每兩年舉辦一屆,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今年8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我國選手共獲得16金14銀5銅和17個優勝獎,位列金牌榜、獎牌榜、團體總分第一名。
中國加入世界技能組織僅10年,參賽5屆,為何就已站在世界技能競技舞臺的前列?記者就此采訪了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世界技能大賽中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張瑞、郭達,該中心副教授陳曉曦,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建新。
參賽十年,成績一路攀升
記者:中國選手為什么能在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上屢創佳績?這樣的表現,對當前我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有何啟示?
郭達:技能人才是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組織以來,先后五次參加世界技能大賽,成績一路攀升,有效地帶動了國內的職業技能競賽和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我國長期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厚實的人才儲備是我們在世界技能大賽上漸入佳境的重要保障。職業技能競賽是培養和選拔優秀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
張瑞:世界技能大賽作為世界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全球性技能競賽活動,其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就在于與業界保持了密切的聯系,能夠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當前,世界技能大賽的競賽內容充滿變化和挑戰,特別是近期世界技能組織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確保大賽對全球產業變化的密切關注,對業界標準進行有效銜接。世界技能大賽不設置理論考試,而是在實際操作中,對選手的職業素養、理論水平、操作水平、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考核。這就要求選手具有高水平的職業素養,要求項目團隊進行高質量的備賽。事實上,韓國、日本、俄羅斯、瑞士、法國等諸多參賽國家都進行了長期的精心準備,而我國日漸強大的經濟和技能教育實力,為參與世界技能大賽,準備提供了相對充足的保障。
楊建新:世界技能大賽的技術指標、評價標準等內容反映了全球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和趨勢。我國選手取得這樣的成績,對完善我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標準、課程標準,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世界標準體系,推進我國職業技能標準和職業人才輸出,增強我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人才隊伍建設仍在爬坡過坎
記者:目前,我國整體的職業技能水平培養還存在哪些不足,該如何解決?
陳曉曦:我國選手在大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體現的是中國技能人才隊伍頑強拼搏的精神,奮勇爭先的干勁和大有可為的潛力。同時,也必須清醒看到,這個成績證明的只是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中國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并不能代表中國整體的技能能力、制造能力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更不代表中國已經成為“技能強國”。
張瑞:目前,我國技能人才在數量上、素質結構上都遠遠不足以滿足需求,我國技能勞動者數量僅占就業人員的20%,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只占到技能人才的四分之一,還難以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之路仍在爬坡過坎,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楊建新:面對這樣的現狀,職業院校要加強與世界一流、行業領先企業合作,搭建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平臺,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協同教育綜合體。同時,應該聚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強特色智庫、高端智庫、協同創新中心、創客中心等平臺和載體建設,推進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在此基礎上,職業院校應該積極強化教師創新實踐能力,深化互兼互聘、雙崗雙職、專兼協同的校企共育機制,示范帶動培養一批具有絕技絕藝的世界級技術技能領軍人才,推進技術技能的應用與創新。
打造工匠精神傳承創新精品
記者:當前,我們該如何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郭達:在技能人才大有可為的時代,我們欣喜地看到“技能明星”冉冉升起,“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正在形成。我們要在檢視我國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市場需求的差距后,進一步推動人人參與其中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我國經濟建設持續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陳曉曦:世界技能大賽彰顯了中國工匠的世界形象。世界技能大賽的形式在“賽”,而目標不止于“賽”。當前,我國正在經歷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做強實體經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我們不僅要把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發展好,更要把它作為加強技能人才教育、選拔、培養的重要渠道,不斷完善政策制度,構建起從惠及少數人的競賽舞臺到能使多數人學有所成的技能課堂的融通之路。
張瑞:具體而言,不僅僅是簡單地將世界技能大賽的技術說明作為教學大綱,將比賽試題作為教學內容,將評分方案作為評價指標,而且要站位高遠,建立“競賽—技能人才培養”的運行機制。從理念入手,豐富職業教育的內涵,從標準入手,檢驗學生職業技能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從而診斷出存在的問題,推動專業課程改革,實現競賽帶動技能人才培養。
楊建新:工匠精神的培養要結合院校特色,校企要共同建設能夠體現中國特色、展示專業特點的工匠精神傳承創新的高端載體,打造工匠精神傳承創新精品工程,樹立工匠精神傳承創新品牌,為鋪就技術技能人才從工匠、巧匠到巨匠的技能成才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本報記者 陳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