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0-14 09:50:10
牛書記的致富經“一地三種”
新華社昆明10月14日電 題:牛書記的致富經“一地三種”
新華社記者 嚴勇
“堅果成林、油茶開花、咖啡結果……”一段鈴聲之后,電話那頭傳來了?;ú诺穆曇簦骸澳銈冃菹⑾拢荫R上到?!焙芸欤T口就響起摩托車的聲音,下來一個皮膚黝黑的傈僳族漢子,正是牛花才——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踏清河村黨總支書記。
如今,鄰村有樣學樣也搞“一地三種”,牛花才經常跑去幫忙。
踏清河是一個“移民村”,聚居著漢、彝等多個民族,其中,1997年從怒江州遷移過來的傈僳族群眾占80%。近年來,在政府扶持下,這個典型貧困村通過發展咖啡、茶葉、堅果立體套種,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路子。
(一)
走在“產業地”里,放眼望去,高的是堅果樹,矮的是咖啡樹,旁邊還有茶樹。三種作物互不影響,又能起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作用,發揮土地最大效益。
“茶葉不用怎么打理,咖啡長在堅果樹底下?!迸;ú潘懔艘还P賬:一畝地里種三樣東西,相當于有了三畝地的收入。
這對人均土地面積不足一畝的踏清河村尤其受益?!笆芨珊涤绊懀枞~今年損失嚴重,要是單一種植,村民就虧了?!彼f,套種能提高產業發展的抗風險能力。
眼下,正是堅果豐產的季節。全村目前采摘了200多噸堅果,比去年增加一倍。“今年鮮果價格能到每公斤14元?!迸;ú耪f,路子走對了,想不掙錢都難。
可對于踏清河村來說,探索產業發展這條路十分不易。
1997年,移民搬遷工作開始。包括牛花才在內的很多傈僳族群眾告別老家,來到如今的踏清河。這是他們第一次走出大峽谷。因為人多地少,當地政府決定因地制宜,引進企業帶動村民種植咖啡。
“聽說這個東西人吃不得。” “我們種它有什么用?”……村里炸了鍋,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些村民的抵觸。
雖說沒見過咖啡,但?;ú徘宄@是可以掙錢的“果果”?!拔覀儼岢鰜硎菫榱松??是求發展!”經過?;ú拍托淖龉ぷ?,村民有了種植咖啡的熱情:挖咖啡溝、栽苗、施肥……
沒想到,咖啡種下去不到一年就遇上了霜凍災害。?;ú胖坏糜职ぜ野糇龉ぷ?,還把政府補貼的大米送到村民手上。扶管費也由公司直接補貼給村民,直到咖啡投產。
2002年,咖啡陸續掛果。村民有了第一筆收入。牛花才家的12畝咖啡地當年就有1萬元進賬?!皬臎]見過這么多錢?!彼f,咖啡果成了“金果果”。
(二)
咖啡樹掛果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村民們每天忙著采摘,還要背上自家咖啡豆,往8里外的公司趕?!盃€泥路上車子根本開不進來?!迸;ú呕貞洝?/p>
“無路就不富”。他開始動員村民修路。2006年,村里有了一條直通咖啡園的砂石路。幾年后,在項目支持下,每人各出1200元,修了4.6公里的水泥路?!斑@個錢來年就能靠咖啡收回來。”?;ú耪f,老百姓認這個理。
發展套種是在2007年。眼看著咖啡價格走低,?;ú艓ь^在咖啡地里種上了茶葉。3年后,他打聽到有一種叫“澳洲堅果”的經濟作物。
“套種一下試試?”當年,他帶著村干部去西雙版納考察。回村后發現宣傳不奏效,?;ú庞诸I著村民觀摩堅果種植。
“這東西有搞頭!”說干就干,咖啡地里又套種上了27000棵堅果樹?!拔規ь^買了50棵。”他說。
5年后,牛花才家的堅果樹投產,僅此項收入就有3000多元。村民也嘗到了甜頭。
截至目前,全村已完成堅果套種15371畝(已投產8500畝),2018年出售堅果105噸,銷售額106余萬元,每畝復合效益明顯,實現了土地綜合利用、農民增收“雙贏”。
(三)
有鄰村人問:你們踏清河人怎么閑不下來?
究竟為何??;ú判睦锖芮宄0醽碇?,很多人都生活在大峽谷中?!巴峡词翘?,往下看是江。”他說,地里年年種苞谷,生活天天一個樣。
“無論如何我都要擺脫苞谷稀飯!”甩下這句話后,他就帶上老婆孩子出來闖。
如今,20多年過去,作為致富帶頭人的牛花才已換了四次房,家里有了小汽車。茶葉、堅果、咖啡……村民人均純收入從1997年的250元增至現在的近8000元。
除了日常村務工作,52歲的牛花才還愛琢磨品種改良。打聽到好的品種后,他就掏錢買來試種,成效好了再讓村民種植。7月,?;ú旁诖逦瘯苓呍嚪N了44棵堅果樹,這是他的一塊“試驗田”。目前,這片堅果樹長勢喜人。
“不甘于現狀,人才有奔頭。”他說,年底全村要脫貧出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