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9-11-22 04:28:11
讓“防沉迷”要求落地見效(人民時評)
引導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聯網,適度使用網絡游戲產品,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是社會治理的一道重要課題
近年來,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現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相關部門也一直探索各類措施予以限制。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從嚴格實名注冊、嚴控游戲時段時長等六方面入手,織密制度防護網,力阻網絡游戲沉迷現象蔓延。
網絡游戲的興起,發揮了滿足大眾休閑娛樂、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也成為新興互聯網產業和數字經濟的重要部分。相關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4.94億。但與此同時,沉迷網絡游戲,也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2018年,“游戲成癮”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列入“精神、行為與神經障礙”條目。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沉迷網絡游戲的危害更為突出,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
引導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聯網,適度使用網絡游戲產品,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是社會治理的一道重要課題。早在2017年,相關部門就聯合出臺了《關于嚴格規范網絡游戲市場管理的意見》,對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進行整治。但隨著網絡游戲載體形式和服務方式的不斷發展變化,治理手段和理念也需要不斷創新。尤其要看到,青少年作為網絡“原住民”,習慣了網絡游戲的存在,后者也以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質影響著當代青少年的認知方式。因此,如何做到管理和疏導相結合,充分發揮網絡游戲在互動性、社交性、愉悅性、虛擬現實等方面的優勢,同時限制其不利影響,考驗著防沉迷工作的有效性。
在以往有益探索和經驗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網絡游戲產業的精細化治理,是此次《通知》的重要特點。一方面,《通知》著重強調了企業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方面的主體責任,明確要求嚴格實名注冊,嚴控未成年人使用時段時長,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游戲付費服務。另一方面,對未成年人用戶的網絡游戲消費行為并沒有一刀切,而是在參考民法總則的基礎上,對這一民事行為進行合理區分,作出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兼顧家長意愿的規定。此外,據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還將逐步完善和豐富身份識別系統的功能,對未成年人跨平臺使用游戲的總時間進行約束。這些制度設計,彰顯了游戲管理方面的創新和智慧。
對網絡游戲企業來說,需要保持自律、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近年來,不少網絡游戲企業已經在游戲時間管理、游戲消費管理、實名信息校驗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人民網等發起的“游戲適齡提示”倡議獲得30余家企業的積極響應,對行業良性發展進行引導。企業嚴格落實《通知》中的各項要求,積極履行未成年人保護的社會責任,才能更好守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來,也才能為行業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對于行業監管者來說,要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相關規定,用好、用足執法手段,確保網絡游戲運行在綠色空間內。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全社會群策群力。相信有關立法和制度建設的不斷完善、社會治理和行業發展的精細化,將更好促進網絡游戲產業健康發展、向陽而生,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
何 希 【編輯:陳海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