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11-26 06:03:11
□ 本報記者 孟一
本報通訊員 梅花 張艷
日前,記者來到曲阜市石門山鎮西焦村。中午11點半,一股誘人的飯香從西焦村的餐廳里飄了出來。村里的老人們三五成群地聚集到“幸福食堂”。
“村里的空巢老人占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他們經常不是饑一頓飽一頓,就是剩菜剩飯熱了一遍又一遍,用火用電也很不讓人放心。”西焦村黨支部書記張樹亮直言,看上去簡單的吃飯問題,不僅成了在外務工子女的牽掛,更是老人們每天都在面對的現實難題。
為了讓老人們能吃上新鮮放心的飯菜,西焦村萌生出了辦食堂的想法,于是,村里很快成立了愛心基金,通過政府扶助、社會力量捐助、獨居老人子女自覺繳納孝德善款等方式籌集資金。去年下半年,西焦村“幸福食堂”正式開張,村里生活困難的老人都可以在這里以每天5元的價格享用一日三餐。
“看看咱這伙食,豬肉都是大塊大塊的,要擱自己家,咱可不舍得吃!”吃著餐盤里的土豆燉肉,95歲的張建秋老人樂得直拍大腿,他感慨道,得虧村里辦起了食堂,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張樹民終于不用再天天打電話問他“吃了沒?吃的啥?”了。
困難老人頓頓餐食無憂,兒女沒了后顧之憂,幸福食堂讓村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幸福感,而讓他們更沒想到的是,以“孝”字為切口開設的食堂,竟成了全面撬動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的支點。
作為省定貧困村的西焦村,曾經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亂村”。因為村“兩委”班子較為薄弱,村莊管理渙散,滋生了紅白喜事禮數重、街坊鄰居矛盾多等一系列問題。對此,西焦村借力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以孝德為原點,大力開展移風易俗、關愛孤寡老人等活動,通過網絡宣傳、志愿服務、興建互助敬老院等多種形式,在全村內吹響了倡樹文明新風的號角。短短三年時間,西焦村搖身一變,成了先進村、文明村。
“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部門工作人員意識到了關起門來搞講座等傳統方式的水土不服,開始盡可能多地結合實際、講身邊故事,但對很多一輩子沒進過教室的農民而言,仍然不是好法子。”曲阜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艾國說,西焦村的小食堂之所以能促成實踐活動系統化,正是因為抓緊了“實踐”二字,從鄉村現實困境入手,用講求時效的活動形式獲得村民們的真心。
特別聲明:本文為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人民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人民日報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