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1-26 18:37:11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投資者注意了!投資私募基金這六招值得擁有
新華社記者劉慧
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一份名單,列明了該協會在近期自律核查工作中發現的疑似失聯私募機構。專家提醒,對于私募基金投資者而言,投資前應認真核查相關私募的登記備案情況,在協會官網了解其誠信信息。
中國基金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疑似失聯機構名單公告發出后5個工作日內仍未與協會聯系的私募機構,認定為失聯機構。協會認定后將在官方網站予以公示。
“公示滿三個月后且未主動聯系協會并提供有效證明材料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協會將注銷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該負責人說,協會會定期發布疑似失聯和失聯私募機構名單,建議相關投資者及時關注。
如何在投資私募基金的過程中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專家給投資者支了六招,投資者必須擦亮眼睛,正確認識私募,準確定位自我,增強風險意識。
一要看人。購買私募基金產品前,通過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查詢了解私募機構。對私募機構執業能力的判斷不能僅僅依據辦公場所的裝修檔次及工作人員的著裝品質,要仔細了解高管人員的職業背景、學歷情況、從業經歷等信息,不要盲目地相信“有關系”“有資源”等毫無憑據的說辭。
二要看產品。要自覺抵制“保本保收益”“高收益無風險”“快速致富”等噱頭誘惑,保持頭腦冷靜,多一分懷疑,少一分僥幸。如果私募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中含有“定期付息、到期還本”等字眼,或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其股東或實際控制人、關聯方直接或間接承諾“保本保收益”,即提示這是一個違規產品,請勿購買。
三是看合同。投資者看合同時,要重點關注合同中是否明確提示投資風險、投資范圍或投資標的,核實相關條款與宣傳推介內容是否一致,是否托管,是否約定糾紛解決途徑等。
四是量力而行不貪小利。投資者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對照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判斷自身是否能夠投資私募基金產品。在滿足合格投資者標準的前提下,再選擇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
五是文件簽署不走過場。投資者應當認真對待有關個人投資者資格審查等適當性審查環節,充分認識風險揭示書、合格投資者承諾書、風險測評調查問卷等的重要性,認真審閱合同條款,而不是草草瀏覽文件、簡單簽字了事。
六是投資前后“不做甩手掌柜”。投資者在了解自身情況的前提下,應充分了解所投產品,知道買的是誰的產品,與誰簽約,由誰管理,資金劃到何處,具體投向何方。發現管理人管理基金存在違法違規情況的,及時向監管部門反映;發現管理人涉嫌詐騙、非法集資等犯罪線索的,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