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甘肅網
2020-01-06 22:29:01
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便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十三五”期間,我國計劃對1000萬左右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易地扶貧搬遷,是指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并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脫貧致富。
“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發等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以及生態環境脆弱、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是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提出了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的明確要求。對于易地扶貧搬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好,保質保量讓村民們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頓下來后,各項脫貧措施要跟上,把生產搞上去。”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必須解決“地從哪出”“錢從哪來”“怎么脫貧”等問題,努力做到搬遷對象搬得出、留得下、能就業、有保障,確保盡快脫貧。為此,各級政府把易地扶貧搬遷擺到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當作一場硬仗來打。
強化土地保障。搬遷對象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必須解決土地問題。為解決土地問題,有的地方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土地指標進行置換,然后再對遷出地宅基地復耕平整,做到耕地和居住地兩不誤。有的地方采取往城鎮聚集、向中心村社靠攏的方式,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安置點人口密度。有的地方的一些貧困戶搬得較遠,遷入地因已完成確權拿不出耕地,村集體統一流轉耕地給企業搞產業,破解其原有耕地被撂荒的問題。
強化資金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投資巨大。盡管有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債務資金、專項建設基金、低成本長期貸款和農戶自籌等渠道,但仍讓一些地方感受到資金壓力。有的地方用活用好政策,通過發債融資等方式,確保資金不斷檔、工程項目有序推進。
強化產業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產業是根本。為發展扶貧產業,有的地方成立農民專合社,建立產業示范園,形成了一批特色產業。有的在安置點建設扶貧就業車間,打造“十分鐘”就業圈,探索出一條“送崗上門、就近就業”的扶貧模式。有的增強風險意識,引入大數據分析,避免發展市場已經飽和產業。有的加強就業培訓,提高搬遷戶勞動技能,鼓起搬遷戶“錢袋子”。
為打贏易地扶貧搬遷硬仗,全國許多地方進行了有益探索、大膽創新。當前,易地扶貧搬遷進入到以做好后續扶持工作為重點的新階段。易地扶貧搬遷,達成了搬遷群眾“挪窮窩”“換窮業”的心愿,極大地提升了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易地扶貧搬遷”成就了“跨越式”小康。(向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