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0-02-13 15:07:02
具有互聯網法院特色的“隔空審案”,在戰“疫”的特殊時期,成為了各地法院普遍采取的審判模式。有條件的法院直接采用“云間”網上視頻庭審系統,暫無條件的法院努力創造條件采用微信視頻、遠程庭審系統等,法官和書記員各在一端,原告方和被告方各在一端,各地法院隔空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云上審判”。
本報記者李海洋
“雙方聲音、畫面是否正常?”
“請雙方再次熟悉一下操作界面。”
“下面正式開始庭審。”
這是“隔空審案”的前奏。如今,具有互聯網法院特色的“隔空審案”,在戰“疫”的特殊時期,成為了各地法院普遍采取的審判模式。
2月3日是春節假期之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疫情防控“不妨礙民生”,面對嚴峻的疫情發展形勢,北京、蘇州等多地法院從第一個工作日開始就紛紛采取了“隔空審案”模式進行審判。有條件的法院直接采用“云間”網上視頻庭審系統,暫無條件的法院努力創造條件采用微信視頻、遠程庭審系統等,法官和書記員各在一端,原告方和被告方各在一端,各地法院隔空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云上審判”……
值得肯定的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隔空審案”既能夠避免出現人與人之間近距離接觸可能引起的疫情擴散風險,又能夠切實保障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合法權益,不讓公平正義遲到。
業內專家認為,雖然防控疫情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但是在抗疫之外,居民生活還得繼續下去。不可否認的是,“云上法庭”和“隔空審案”代表著在疫情之下法治秩序井然,其傳遞的是積極的正能量。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
“隔空審案”遍地開花
2月3日上午,一場特殊的庭審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法院第17法庭進行。
端坐在審判臺前的是合議庭的兩位人民陪審員,主審本案的程鵬法官則遠在千里之外的湖北老家,原告和被告雙方均通過智慧庭審平臺參加在線庭審。法官、人民陪審員、案件當事人身處四地連線開庭,實現了真正的“隔空審案”。
事實上,在2月3日這一天采取“隔空審案”的方式進行案件審理工作的,吳江區法院并非孤例。
當程鵬法官敲響法槌的時候,遠在1100多公里之外的北京市海淀區法院,由行政審判庭法官趙云主持的一場“隔空審案”已經進行到一半。
當天上午,趙云法官與人民陪審員孫煥云、李建彤都戴著口罩提前趕到法院進行庭前準備工作。9點30分,趙云輸入會議號并開啟互聯網庭審系統,原告和被告雙方代理人分別在家里和單位通過手機登錄遠程互聯網庭審系統參與庭審。
一個小時之后,趙云主持的隔空庭審工作順利結束。
此時,距離海淀區30多公里的北京市房山區法院的“隔空審案”剛剛開始。據悉,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房山區法院采用“云庭”遠程網絡視頻技術公開開庭審理了39起刑事速裁案件并全部當庭宣判。
“這份證據你見過嗎?”2月3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區法院速裁法官唐興華正通過在線庭審系統遠程詢問當事人。這次庭審采取全程在線審理模式,人民陪審員以及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分別在北京和四川通過遠程登錄網上庭審系統的方式參與庭審。
當天,在距離通州區700多公里的河南省鄭州市,河南省高級法院審監庭正在采用微信視頻技術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案件。
面對嚴峻的疫情發展形勢,防控疫情“不妨礙民生”,從2月3日春節假期之后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各地法院就紛紛采取“隔空審案”的方式進行案件審理工作。其中,有的法院是第一次探索“隔空審案”,譬如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2月4日下午,該法院首次使用云間網上視頻庭審系統實現遠程庭審;有的法院積極創造條件進行“隔空審案”工作,譬如山東省青島市南區法院,在春節假期期間緊急籌建互聯網智慧庭審系統并于2月3日正式啟用,當天順利隔空審結案件30件。
2月5日上午,云南省高級法院第四審判法庭對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上訴案進行了“隔空審案”,合議庭法官和當事人身處四地,大家各自通過網絡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庭審。
在庭審中,通過視頻連線技術,法官進行了法庭調查;當事人進行了舉證和質證,圍繞爭議焦點進行了辯論,并發表了最后陳述;主審法官做了庭審小結,并宣布本案將擇期宣判。書記員在庭審結束后即刻上傳庭審筆錄,當事人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獲取庭審筆錄,并對庭審筆錄進行電子簽字確認操作。整個庭審過程歷時1小時20分鐘,程序規范,進展順暢,庭審過程聲音清晰、畫面流暢。
同一天,廣東省佛山市中級法院也采取“隔空審案”的方式對一起上訴案件進行了審理。案件雙方當事人的代理人,一方近在佛山市順德區,另一方遠在天津市。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定于春節假期后現場進行交換新證據的庭審眼看要“泡湯”了,佛山市中級法院便運用成熟的遠程庭審系統幫助雙方當事人的代理人進行了隔空對話。
“隔空審案”的技術支持環節很關鍵。為了確保網絡庭審“不掉線、不卡殼”,法官往往會提前找來技術人員做好設備調試工作,書記員會提前用電話或者微信與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溝通,“手把手”地教他們在小程序上完成注冊和登錄,并幫助其熟悉相關流程。
“隔空審案”偶然又必然
智慧法院建設全面推進
事實上,“隔空審案”遍地開花,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說其是偶然的,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疫情當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春節前,法官程鵬回湖北省十堰市房縣探親,受疫情的影響,無法按期返回蘇州市吳江區。但是他一直惦記著自己手中的上百個案件,在確定無法按期返回后,他立即與法院信息辦公室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要求異地在線開庭。
同樣因受疫情的影響,被滯留在湖北省的還有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多名干警劉曉霞、敖然等,這些法院人聽從國家號召,居家隔離,等待著“停下來的生活”重新按下播放鍵。雖然不能返回工作崗位,但是停崗不停工,他們在家里布置了一塊專屬于工作的區域,開展居家工作,隔空辦公。
敖然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信息技術工作的承擔者之一,她負責的協助保障立案、庭審等工作通過線上模式開展。為了更加方便同事進行“云辦公”,她和同事模擬了一場“云庭審”,以便與同事探討現有系統支持線上辦理案件的可行性。
業內專家指出,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盡可能地減少人員聚集和接觸,另一方面又要讓法院工作正常地運轉起來,采取“隔空審案”的方式就成為了最佳的選擇方案。
云南省高級法院民二庭三級高級法官王娟說:“在疫情防控時期,我們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出現傳統庭審方式帶來的疫情風險,同時又要確保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益得以及時實現。如今,采取網絡庭審的方式,實現了審判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兩不誤’。在非常時期,線上庭審、網絡庭審會更加日常地運用到法官們的工作當中。”
為了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29日,云南省高級法院發布了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訴訟提示等相關通告。據悉,在疫情防控期間,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可以通過云南移動微法院、云南司法信息網、云南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進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網上繳費、網上案件查詢、網上開庭、網上送達等,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訴訟。
北京市高級法院近日也發布了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審判執行工作安排的相關公告。根據公告,全市各法院暫停現場立案、訴訟服務和信訪接待工作,立案大廳、訴訟服務大廳和信訪接待場所暫時關閉,建議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盡量使用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北京移動微法院”、12368熱線、北京法院訴訟服務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平臺,在線開展立案、繳費、調解、查閱檔案等訴訟活動。不便采取網上立案方式的,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可以選擇通過郵寄方式進行立案。
業內專家指出,今天的網絡庭審,改變了以往當事人到法庭現場面對面開庭的方式,既落實了相關的防疫安全措施,又滿足了當事人的訴訟需求,做到了疫情防控和訴訟服務兩不誤。
目前,北京法院“云庭”系統能夠滿足北京市200個法庭同時開庭。據北京市高級法院技術處處長助理李響介紹,利用該系統,法官在線上預約庭審后,即可通過短信的方式通知當事人,當事人可通過筆記本電腦或者手機終端參與庭審。
據悉,采用“云庭”視頻技術進行庭審,支持最多8人同時在線,法官與當事人之間可相互看見、聽見,當事人可在線進行舉證和質證,庭審過程可通過語音識別技術進行全程記錄。另外,庭審結束后當事人還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庭審筆錄的電子簽名確認操作。
智慧法院建設注重技術運用和平臺搭建。近年來,多地法院紛紛上線“云上法庭”系統,這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庭審系統——在開庭前,可以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自動對比審核當事人的身份信息,并快速完成身份認證;在庭審過程中,可以采用AI識別技術為缺少法律知識的當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術語解析;在庭審結束后,“云上法庭”會記錄整個庭審過程,并生成可調閱性的庭審電子檔案,讓每一個環節的關鍵要素點都能夠在審理后被追溯。
當前,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智慧法院已進入了全面建設的階段,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已基本形成,更加公正、公平、智能化的司法體系正在向我們走來。
延伸閱讀〉〉〉
線上辦網上辦掌上辦
發揮全時空全業務作用
《中國商報·法治周刊》記者梳理發現,在防控疫情的背景下,很多線上服務受到熱捧,從在線醫療、在線展覽、在線訴訟到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心理咨詢等,既安全又便捷。其中,司法行政機關推出的行政業務、法律公共服務“線上辦、網上辦、掌上辦”等在線工作模式,得到人們普遍的認可和稱道。
鼠年春節后,湖北省“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每隔3天通過APP集中預約值班。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湖北省司法廳決定在防控期間關閉全省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暫不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提供法律服務。但是,湖北省“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網絡平臺在此期間“不打烊”,提供“7×24”小時免費法律咨詢。
自1月23日以來,湖北公共法律服務實行移動坐席“云值班”制度,即將熱線值班人員從原來在省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集中坐班模式轉變為移動坐席模式。截至2月2日,湖北省“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電話累計接通1950通,滿意度達96.80%;湖北省法律服務網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382人次。
疫情發生后,司法部迅速要求各地把握特殊時期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和新情況、新問題,在做好法律服務場所防疫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全時空、全業務”的作用,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公共法律服務不間斷。
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在第一時間做出響應,科學采取防治措施,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切實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自身防控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增加服務人員、延長服務時間、提升響應速度,優化法律服務助力疫情防控。
實體平臺不便,網絡熱線跟上。北京、廣東、浙江、河南、甘肅、四川、青海等地紛紛采取“關閉部分實體服務平臺,加強熱線和網絡平臺服務力度”的方式,引導群眾通過法律服務網、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微信公眾號、APP以及法律服務直播間等多種形式獲得靈活多樣的法律服務,節假日和休息日“不打烊”,確保做到“隔離不隔心”和“服務不間斷”。
完整的
智能庭審系統
●在開庭前,可以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自動對比審核當事人的身份信息,并快速完成身份認證。
●在庭審過程中,可以采用AI識別技術為缺少法律知識的當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術語解析。
●在庭審結束后,“云上法庭”會記錄整個庭審過程,并生成可調閱性的庭審電子檔案,讓每一個環節的關鍵要素點都能夠在審理后被追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