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2020-03-18 09:56:03
孩子在家學習,家長需放手但別放開人生教育的機會
■黃玉峰
當下的疫情是一本教材,大災以后有大悟。在疫情下,每一個人可以思考的問題很多。
對中學生來說,我們可以給他們更多人生教育的引導。疫情之下,學生在家學習,最需要家長放手,培養孩子的自律。但是家長又不能放手,或者說更應該做的,是在抗疫之時,用身邊、當下的經歷引導孩子開展人生教育。
當下發生的一切都“催”人選擇更有價值的人生
這次疫情可說是最好的生命教育、自然教育,更是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讓生命更有價值的價值觀教育。
早在數百年前,蘇東坡被貶儋州,面對茫茫的大海,就寫了一篇寓言安慰自己:吾始至海南,環視天水無際,凄然傷之曰:“何時得出此島耶?”……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蟻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濟。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與子相見。”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達之路乎?念此可為一笑。
他的故事里就說到,生命誠可貴,螻蟻尚惜命,而災難則難避免,不要怨天尤人。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災難會過去,我們要樂觀曠達。
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在自然災害中求生存的歷史。不僅古代的神話傳說多次提到各種災難,一千七百年前,建安七子中就有五人死于瘟疫。
我們的祖先,早就懂得珍惜生命,認識到要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古文觀止》里“里革斷罟匡君”寫道:宣公夏濫于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曰:“……且夫山不槎蘗,澤不伐夭,魚禁鯤鮞,獸長麑麋,鳥翼鷇卵,蟲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訓也。今魚方別孕,不教魚長,又行網罟,貪無藝也。”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提出,不許砍新枝,不許割春草,不許捕幼魚,不許抓小獸,不許掏鳥蛋,不許害蟲卵。這就是敬畏自然,珍愛生命。
珍惜生命不僅僅是消極的護衛,更是要創造人生的價值,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在這次的抗疫戰爭中,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仍然堅持在抗疫一線。記者勸他歇歇,他說:“不久我會被固定在輪椅上,我現在為什么不多做一點。”
這是因為他徹悟生命的意義,坦然面對生死。把有限的生命時光融入有意義的不朽的事業上,這是抵御死亡的陰影最好的方式。
更不用說,那些接到命令都馳援武漢的全國各地的醫療工作者,包括上海的醫護人員,他們中不乏我們身邊的人。他們的選擇和經歷,恰是對我們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當平時,我們用古人的故事,用中外名人的書寫來教育學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多少會讓學生感到遙遠或是隔了一層歷史,但是就在當下,就在我們身邊,正是那些感覺到自己人生充滿意義的人,才能克服焦慮,坦然面對人生中的災難,欣然地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戰勝疫情靠的是萬眾一心,人們更需要尊重科學
戰勝瘟疫靠大家的努力,要萬眾一心。大災面前顯示出人性美:
十七世紀的歐洲,暴發了一場空前的黑死病,一年不到,人口減半,以倫敦為中心的中南部是重災區,神奇的是北部卻幸免于難,為什么?
在英倫半島的南北接壤處,有一個亞姆村,當黑死病帶進了村莊,村民們想朝北部逃離,一個叫威廉的牧師站出來,要村民留下來,率領村民在村北出口筑起了一道石墻。他說: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結果這個344人的小村莊只僥幸地活下了33人,其中一多半是未成年的孩子。
就是這個亞姆村成功阻隔了黑死病朝北蔓延,為英倫半島留下了一個后花園。這是愛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即便是死也要善良,也不能喪失對人的愛!
同樣,我們還需要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對于所謂的“科學”,我們要抱著謙卑的態度。認識任何事物,都是沒有窮盡的。人類對于世界的了解,還處在十分幼稚的階段。小時候看童話,看到巫婆的魔鏡,看到千里眼順風耳,現在因為科技的發展成為現實。
從大災中,我們應該悟出,人類不能太驕傲。
我們要尊重科學,但是不迷信“科學”。
人類不能理解一切。有些病除了藥物,還要靠精神,靠心理暗示,靠積極的態度。在大災面前,人類應該反思。對于中醫中藥,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抱這樣的態度?
疫情也使我們反思,人生教育當回歸初心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是人的和諧發展,是人的內心強大,身心的健康,是人的終生幸福。這就是“人生教育”宗旨。
應試教育關心的只是分數,是把教育看作做買賣,在與他人的“競爭”中論輸贏。為了成績分數,可以犧牲其他。
不久前,我與學校的心理老師做了一點調查,大災來臨,宅在家里,不同家庭的表現就不同。發現有的家長,生怕功課落后,只知道盯,催,訓,結果弄得兩代人的矛盾突出,無聊恐慌,苦不堪言;相反,有的家長讓孩子自覺地制訂學習規劃,自覺地遵守,讀書,寫字,思考,娛樂,交流,結果充實安然。
這里的關鍵,是養成自律自主的學習習慣。在隔離期間,正是養成這個好習慣的最佳時機,應立即行動起來。有道是種下行動,收獲習慣,種下習慣,收獲性格,種下性格,收獲命運。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堅持21天能養成一個好習慣。如果能讓孩子在隔離期間養成這個好習慣,將得益一生。
自律,需要家長放手。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張,由自己來安排學習生活,孩子都有自尊心,要信任他,支持他,鼓勵他,讓他自己管理自己,調節自己,規劃自己,走出一條適合自己成長、自主發展的道路。
(作者為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 【編輯:田博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