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兩會國是廳|新時代堅定中國制度的理論自信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

2020-05-27 17:37:05

微信圖片_20200522105228

作者:王東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黎田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研究員

今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實踐證明,中國制度在理念層面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在實踐層面釋放強大持續的治理效能、在內容層面形成嚴密完整的科學體系,具有獨特的制度優越性。提升中國制度的理論自覺,有助于厘清和闡明有關中國制度的一系列重要議題,在全社會凝聚起中國制度的廣泛共識,進而推動制度執行和制度完善。

理論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所作的科學理解與系統剖析,是對客觀事物內在邏輯及其發展規律的準確把握。理論自覺是理論武裝、理論完善的前提,表明社會主體對理論所指的客觀事物具有更加清晰的判斷和認知。中國制度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土壤,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長期實踐而形成的社會規范與國家運行體系。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是確保國家和社會安定團結、充滿活力的基本要素條件。

堅定中國制度的理論自信

理論自信是理論自覺的具體表征,堅定中國制度的理論自信是提升中國制度理論自覺的題中應有之義。從來源看,理論是基于實踐形成的規范化認知體系,實踐的發展樣態與演繹趨勢是對理論科學性、自洽性的深刻驗證。

從歷史層面看,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引,領導中國人民不斷總結實踐經驗,探索出符合中國發展實際、有效維護人民利益的制度模式,為民族復興提供了制度支撐。

從現實層面看,我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制度為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不斷取得事業發展進步提供了制度保障。基于中國制度成功實踐而形成的制度理論,深刻回答了現代國家治理、社會系統建設、人的全面發展等課題,是中國對世界制度文明的巨大貢獻。

從比較層面看,中國制度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規范的運行機制和普惠的價值訴求,能夠最大程度調動各領域社會主體參與國家建設的積極性,有效避免不同利益主體紛爭不斷、不同政治力量相互傾軋等消極現象發生。因此,我們更有理由、有底氣堅定中國制度的理論自信。在新時代堅定中國制度的理論自信,即要求我們堅定理想信念,以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國的制度理論科學化、系統化;同時要求我們擅于用中國的制度理論思考實踐問題,回應現實關切,實現中國的制度理論與中國的制度實踐雙向有機互動。

推動中國制度的理論創新

理論的來源決定了理論具有鮮明的變動性、時代性。缺乏創新的理論不僅不能準確反映客觀實踐的真實面貌,同時也難以為客觀實踐提供科學指導,從而減損和喪失理論的價值意蘊。擁有理論創新的自覺是馬克思主義者的看家本領。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決策部署,為全新歷史方位中完善中國之治提供了行動指南,必將再次深刻塑造中國各領域的制度架構。新時代中國制度的發展實踐為中國制度理論的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寶貴契機,這要求我們順勢而為,推動中國的制度理論在內容上更加與時俱進,在結構上更加體系健全。

推動中國制度的理論創新,一要堅持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中國制度理論創新的關鍵之處是能夠及時發現和研判中國制度存在的各種現實問題,并解決相應矛盾。二要站穩正確立場。始終以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國制度理論創新的邏輯起點,對哪些需要改進完善、哪些必須堅持發揚始終保持清醒,避免發生方向性、根本性的錯誤。三要堅持實事求是,善于總結既有經驗教訓,充分吸收有益理論成果,發揮好科學理論的思想引領和實踐先導作用,推動新時代中國制度更加鞏固和健全。

加強中國制度的理論闡釋

理論闡釋是促進理論武裝,強化理論認同的必由之路。理論闡釋的缺失、乏力,不利于人民群眾的思想進步以及社會共識的有效凝聚。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制度的巨大成就、顯著優勢、鮮明特質為中國制度的理論表達提供了實踐基礎。

加強中國制度的理論闡釋不是紙上談兵、夸夸其談,而是要通過科學、規范、系統的理論表達將中國制度的內涵與外延全面呈現出來,充分彰顯中國制度的比較優勢。中國制度的生成根基與運行環境在中國,根本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加強中國制度理論闡釋的核心要義。

同時,我們在闡釋中國制度的理論問題過程中絕不能盲目崇拜、生搬硬套其他社會形態的制度理論,而是要用中國方法對中國制度的發展歷程、價值內核、具體內容、執行機制、重大意義、完善路徑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度回答和明確闡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理論體系、制度話語體系。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朱奕龍委員:“一帶一路”源于中國,機遇和成果屬于世界

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開放型經濟,是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和實際行動。我們看到,六年多...[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5-27

用新技術敲開新機遇之門——代表熱議制造業轉型升級

“推動制造業升級”“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制造業的種種部署,都透出滿滿的“技術含量”。在全國人大代...[詳細]
新華網 2020-05-2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