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青報
2020-05-31 20:43:05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苗族姑娘楊昌芹“做了很多90后沒有做過的事”。她擺過地攤、刷過盤子、干過農活,后來學習竹編工藝,成為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的傳承人。曾因家境貧寒中途輟學的她,正帶領鄉親一起甩掉“窮帽子”。
在赤水,山間遍植的翠竹綠如濤海,竹加工產業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法寶。2012年,楊昌芹成立竹藝公司,通過村集體扶貧資金入股方式,楊昌芹的公司利益聯結177戶貧困戶,已分紅近10萬元。在她的影響下,周邊村民發展竹編產業,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上千人就業。
這片土地渴求青年創業者。今年“五四”之際,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在致全省青年的一封信中提到,今年是撕下貴州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簽的歷史性年份,希望青春之花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絢麗綻放。
在我國,許多貧困地區同時也是“老齡村”“空心村”,年輕的血液是稀缺的,如何讓青年愿意回來,為山鄉注入活力,讓脫貧后的村莊能夠持續“造血”,成為擺在這些地區面前的難題。
從脫貧到振興,鄉村需要青年接力
“農村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書記陶勛花說。即使在全國兩會期間,她也遠程指揮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
岷江村是花木之鄉,可這兩年花卉苗木價格上不去,村子轉變思路,依托生態底子好、背靠成都和都江堰的優勢,發展文化旅游。受疫情影響,許多城市居民選擇就近到周邊觀光旅游。
“今年民宿的收益比去年增長了不少,很多訂單都訂到了8月。”陶勛花說,因為年輕人的參與,村里才更有活力。他們請大學生來當民宿管家,培訓村民學習插花、禮儀甚至英語。他們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開發出鄉村的“108種玩法”,比如帶小朋友認草藥、泡藥澡、做盆景、制作桂花香包。
傳統行業也盼望著年輕面孔。“對非遺來說,發展才是最好的傳承。”楊昌芹說,年輕人大膽的想法與老一輩的經驗碰撞,才能做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
2018年,28歲的楊昌芹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在兩會“代表通道”上向世界展示了竹編工藝杯。今年,她帶來竹編旗袍和竹編畫,小小的竹子變出越來越多的花樣。
楊昌芹文化程度不高,現在每年都去上海等城市的高校學習美術設計課程,她還在家鄉成立產學研基地,把培訓班建到鄉村,吸納177名本地農民加入到竹編行列,尤其注重對年輕人的培養。“年輕人對家鄉有情懷,要由他們來接上鄉村振興這一棒。”
楊昌芹說,非遺產業扎根的土壤在農村,但是現在的非遺特別需要既能銷售、又能創新,還能把傳統手藝和生活審美結合起來的復合型人才。但在2018年前,全國從事非遺產業的90后屈指可數。
年輕“打工仔”的新機遇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年輕人向外流動的路線。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財經大學管理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黃東兵說,貴州每年有300多萬勞動者到外省務工,浙江、廣東是兩大目的地。但現在受國際經濟環境影響,特別是對外出口訂單的減少,勞動崗位也變少了,一些以前在外務工的人員現在又回到家鄉。“這對貴州來說,是危,也是機”。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如何讓年輕勞動力愿意扎根農村、發揮作用?
這幾年,四川廣元一直在鼓勵往屆初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促進就業,對他們實施“三免一補兩救助”資助政策,結業后創業的青年,還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該市組織2378名往屆初高中畢業生進入職業院校接受職業教育,每年組織近3萬名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農村勞動者接受職業技能培訓。
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市長鄒自景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他告訴記者,“這項政策有力推動了貧困家庭增收致富和就業創業能力”。
鄉村新政吸引大學生回流
黃東兵認為,貴州脫貧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產生了新問題,比如188萬人易地搬遷后的文化傳承、公共服務如何來做?新產業新業態、新的鄉村社會治理模式的出現都對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后脫貧”時代,脫貧成績如何鞏固?脫貧攻堅以后,鄉村振興要怎么接續?這些都離不開人才,需要大量有熱情、有抱負、有才能的年輕人投入其中。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融水縣縣長馬空說,政府要提供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才能讓大學生在其中找到就業創業的機會。這幾年,融水縣經過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扶持已基本完善,接下來,關鍵要打造好軟環境,從政策層面創新,根據實際需要招錄各類人才,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為了讓年輕人回流,貴州安順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想出不少辦法。全國人大代表、塘約村村支部書記左文學介紹,村里專門成立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統籌村里的土地、房屋等資源,鼓勵大家在家鄉創業,同時發展實體經濟、小作坊小車間經濟,新建旅游民宿,為年輕人提供多種崗位。
在黃東兵看來,除了積極發展產業經濟外,還可以拓展農村的非盈利崗位,比如在教育系統、社會工作、鄉村干部隊伍等方面提供實習崗位,把年輕大學生吸引到鄉村來鍛煉成長。
在岷江村,返鄉大學生同樣有多種選擇。陶勛花介紹,大學生來當民宿管家,每月工資3000-5000元,有的已漲到8000元/月,還有“五險一金”。村里鼓勵年輕人一邊就業、一邊創業,比如,將家里的閑置房屋改造成咖啡甜點休閑空間,配合民宿增加收入。
與此同時,岷江村鼓勵將返鄉大學生納入鎮上的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讓他們在組織里發揮作用。陶勛花說,讓年輕人回來不只靠政策、靠情懷,更要讓年輕人看到家鄉的機會越來越多。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 記者 王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0年05月31日 01 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