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0-09-16 09:56:09
9月8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東馬路小學學生在食堂用餐。新華社記者 王曉攝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相信這道理從開蒙之際,就伴隨每個學生成長。無論是“粒粒皆辛苦”還是“積少成多、涓滴入?!?,這道理存在于古詩中、民間故事中、民俗俚語中,是成長記憶,也是民族記憶。
然而,在校園這個“學知識、講道理”的知識殿堂,浪費現象并沒有減少,甚至“觸目驚心”。為了改變校園餐飲浪費的亂象,教育部近日發布《“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大中小學校大力培育“厲行節約”的校園文化,推動光盤常態化。
食育:“一個饅頭”背后是什么
校園為何成為浪費的重災區?為什么一些關于節約的知識道理無法產生良好的效果?今天的孩子需要怎樣的食育?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潔認為,食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想清楚食物背后的價值。
在食物匱乏的時期,愛惜糧食是一種本能。然而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不少人對食物背后的價值缺少正確認識?!澳壳坝羞@樣一種誤區——食物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我扔掉不算浪費。實際上,就拿一個饅頭來說,你浪費的,不只是饅頭本身。饅頭從麥子成熟到走上餐桌,有多道工序,即使它的標價覆蓋掉了此前的成本,那么被浪費之后呢?這個饅頭被作為垃圾處理,無論是填埋還是回收,這背后的代價將比成本高出很多,這是實實在在的投入,它帶來的后續影響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眲詽嵏嬖V記者。
食育,正是此次《方案》的重點?!斗桨浮分赋?,要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把勤儉節約內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宣講、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小學德育課程、幼兒園習慣養成等教育環節之中,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課和中小學語文、歷史、生物、化學等課程中深入發掘教育資源,鼓勵探索開發地方和校本相關課程。
目前的校本課程中,食育或多或少存在形式單一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后勤集團總經理宋大我認為,要改進食育教育的形式,還要增進“人和食物之間的情感聯系”。人民大學曾有一道廣受歡迎的網紅點心青團,就利用了這一規律?!拔覀冋埶囆g專業的學生為點心繪制包裝,請文學專業的同學為點心命名,于是,青團有了非常美的名字,蛋黃肉松餡的叫‘此心千瓣’,薺菜餡的是‘千里寄’,紅豆餡的叫‘此物最相思’。至此,青團有了‘靈魂’和‘鄉愁’。這樣的食育就入腦入心了?!彼未笪艺f。
記者注意到,《方案》對不少學校的個性化食育實踐做了總結歸納,指出要利用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的機會,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切身感受食物的來之不易”。
創新: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學校是培養節約習慣的主戰場。在這個戰場上,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房山學校校長景文忠的經驗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景文忠告訴記者,他的第一個做法是把隨處可見的垃圾桶“撤掉”,讓學生開動腦筋“減少浪費”。同時,把食堂菜品的“色香味”放在“營養健康”之前,“先談好吃,再談營養,讓學生愛上吃飯?!本拔闹艺f。他們還放棄了讓食堂大師傅盛飯的做法,改為學生自己盛飯,“大師傅盛飯的特點是,每個菜都盛。孩子自己盛飯,吃多少盛多少,想吃什么盛什么,這樣浪費的現象一下子少了。”
口味的創新、就餐形式的創新,此次也被寫入了《方案》。而且,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各樣小吃也將在食堂立足?!斗桨浮诽岢?,要不斷提升餐飲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改進烹飪工藝,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并通過菜品創新、傳統節日食品和風味小吃進校園,建立符合師生多樣化口味的餐飲保障體系。
宋大我告訴記者,在人大食堂,有“末位菜”制度。食堂通過數據調查,把“少人問津”的“末位菜”請出食堂菜單。技術的創新也是此次《方案》的亮點,《方案》指出,各學校要利用大數據手段分析峰谷人數和用餐習慣,加強服務互動,掌握師生菜品滿意度,及時調整菜品,以此減少食物浪費。
長效: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師生評優重要參考
景文忠告訴記者,老師管得嚴厲的時候,學生的浪費現象“好轉大半”,但是也會出現“管一下,好一點”的彈簧效應。如何形成長效機制,是專家和師生們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方案》指出,要在綠色學校創建的大框架下,制定具體管理制度和辦法,構建學校餐飲節約立體式、全方位制度體系。學校要編制餐飲節約年度工作計劃,建立餐飲節約考評制度,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表現納入師德師風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作為師生評獎評優的重要參考。
未來,“文明就餐監督員”將在各校上崗?!斗桨浮分赋?,將安排專人加大食堂就餐巡視力度,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文明就餐監督員志愿者隊伍,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在中小學、幼兒園,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將被落實。
“在學校養成的好習慣,在家庭中也要落實下去。因此,我們還要建立家校共育的機制,真正讓節約成為習慣?!本拔闹艺f。而加強家校合作,強化家庭教育,引導家長與學校共同糾正學生的不良飲食習慣也被寫入了《方案》?!霸诙喾胶狭ο拢澕s將真正成為伴隨孩子一生的良好習慣。”景文忠最后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