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18 21:17:09
新華社南寧9月18日電 題:在大山間回響的普通話——廣西山區(qū)推廣普通話見聞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下甲鎮(zhèn)河洲村念恩小學的教室里傳來瑯瑯讀書聲,教師阮文憑正一句一句地用普通話教學生們念課文。
念恩小學地處大山深處,只有24名學生,都是來自瑤族山區(qū)的孩子。43歲的阮文憑目前主要教學前班和一、二年級學生,“很多孩子剛來時只會說瑤語,幾乎不會說普通話。”
由于語言阻礙,阮文憑只好用普通話和瑤語進行雙語教學,“用瑤語進行入門教學,孩子入門后,我就用普通話教學,讓他們有語言學習的氛圍。”
阮文憑還把普通話教學融入與孩子們的日常交流中。“這個是‘幾嘎’,用普通話就叫‘雞蛋’。”阮文憑教一句,孩子們就跟著念一句。雞蛋、石頭、凳子……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成了阮文憑開展普通話教學的工具。“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比較強,經過一年學習,基本上就能用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了。”阮文憑說。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基礎。阮文憑說,普通話教育極其重要,“不學好普通話,孩子們就很難走出大山。”
這些年來,阮文憑先后教了近500名瑤族學生,其中不少人已走出大山到外地打拼,有的考上大學,有的畢業(yè)后走上講臺,這其中就有25歲的羅秋來。
羅秋來如今在百色市樂業(yè)縣甘田鎮(zhèn)幼兒園當老師,回想起小學時學習普通話的經歷,她感慨良多。“剛上小學時,根本不會說普通話,老師循序漸進地教。小學四年級時,我已經能夠較為流利地用普通話交流。”如今,她沿著阮文憑的步伐,成為一名老師。
羅秋來說,幼兒園里也有少部分壯族、瑤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孩子,剛來的時候不會說普通話,但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也能很快適應。“我們還在幼兒園里辦了普通話推廣學習班,讓孩子和家長一同學習普通話。”
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省份,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有著多種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地方方言。自治區(qū)教育廳語言文字工作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西教育部門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普通話能力培訓,提升基層中小學教師語言文字能力水平。此外,自治區(qū)語委、自治區(qū)教育廳印發(fā)關于加強全區(qū)學校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輔助各地開展學校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建設工作。
在校園之外,廣西也從多方面開展普通話推廣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以來,廣西各級語委廣泛宣傳推廣“看視頻學習普通話”平臺和“語言扶貧”App,積極舉辦網絡“以誦抗疫”、線上讀書分享會和網絡普通話培訓等推普特色活動。廣西通過線上線下專項培訓和“語言扶貧”App自學等方式進行普通話學習的人數(shù)超過10萬人次。
此外,根據(jù)調查摸底情況,自治區(qū)和各市語委面向普通話普及薄弱地區(qū),特別是33個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區(qū)縣,開展“送培下鄉(xiāng)”活動,免費向基層發(fā)放《普通話1000句》《兒童學習普通話365句》《普通話百詞百句》以及推普宣傳資料等超過40萬冊(份),參加活動人數(shù)超過100萬人次,進一步提升基層干部群眾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數(shù)據(jù)顯示,近3年來,廣西普通話普及率均超過85%。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