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09-21 04:55:09
數字社會誰都不能少(新視角)
一部智能手機,可以走遍天下。放在10年前,誰也不會想到,移動互聯網會對中國社會產生如此巨大又深刻的影響。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網約車……似乎生活的一切都可以轉移到線上完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移動互聯網大放異彩,在服務大眾生活的同時,也在助力防控疫情。中國不斷邁向數字化社會。
但是,移動互聯帶來的方便生活卻并不是對每一個人的。老人因為沒有健康碼不能乘坐公共交通、老人因為不會預約掛號而導致看病難……老人成為了數字社會的一個盲點,尤其是防控疫情的背景下,這個盲點顯得很突出。
如果老人能夠融入數字化社會,能夠基本使用移動互聯網,這無疑是皆大歡喜。但這不能強求,因為年齡、經濟條件等種種原因,總會存在一些無法使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人,這些人就成為我們在推進數字社會建設要高度關注的群體,在數字化中留一點非數字的空間。
制定政策不能“一刀切”。為了防控疫情,許多醫院實行預約制,入院需要掃健康碼,這無可厚非。但是在執行之中不留余地,對于有龐大醫療需求的老人來說,有時就很顯苛刻:不會網上預約,不會使用健康碼,那就無法到醫院檢查開藥。這就是典型的“一刀切”的做法,人為地將一些不會預約,不會使用健康碼的人排除在外。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服務民生是好事,但是在執行中“一刀切”,就會讓好事變得沒那么好。
關注特殊群體的需求,開辟非數字化的空間。在老人等特殊群體面前,“數字鴻溝”格外需要引起注意。數字社會建設應該是屬于全社會的,尤其是老人。中國逐步走向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各種需求的滿足將會催生眾多的產業,帶動經濟的發展。所以,移動互聯網不應該排除那些沒有智能手機、不會使用互聯網的老人。而是應該利用技術、政策等幫助老人適應移動互聯網,適應數字社會,開辟一些特殊的非數字化空間,讓老人等特殊群體同樣能夠享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紅利。甚至可以這樣說,數字社會建設的成與敗,這些特殊群體需求的滿足將會是重要的試金石。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其中離不開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支持。從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我們就可以深切感受到新技術的魅力和便捷。但是無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現代化,都不應該忽視社會中任何一個群體,尤其是老年人群體。所以,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未來的新技術,能夠合理地使用新技術,檢驗著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成色。
張一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