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0-10-12 09:08:10
作者:曲延春(山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并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濟南與湘西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關系后,兩地攜手聚力共戰貧困,走出了一條堅實的脫貧之路。要堅決打贏湘西脫貧攻堅戰,還需要在幫扶的過程中進一步因地制宜、對接需求,聚焦精準幫扶,實現精準發力。只有精準幫扶、精準發力,才能更快、更好地圓滿完成扶貧協作任務,共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關注湘西脫貧需求。聚焦精準幫扶,不僅要把“濟南所能、湘西所有”結合起來,更要把“濟南所幫、湘西所需”結合起來,充分了解湘西在產業、科技、項目、教育、醫療等方面有哪些需求,湘西不同縣市區、不同鄉鎮甚至不同村戶脫貧各有哪些需求。只有關注湘西脫貧的“需求側”,濟南市幫扶的“供給側”才能更加精準。因而,濟南應以湘西脫貧所需來安排各項幫扶措施,實現精準對接。對湘西不同地域貧困原因進行精準識別,充分認識湘西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特別是農村貧困狀況,把幫扶資金和項目重點向貧困村、貧困群眾傾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以產業協作作為關鍵抓手。產業發展是貧困地區實現脫貧的長久之計,如果缺乏產業支撐,貧困地區不可能實現真正脫貧。應繼續把產業協作作為關鍵抓手,在抓好現有合作項目的基礎上,著眼因地制宜、突出幫扶實效,找準優勢互補的結合點。同時,充分發揮濟南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聯盟的作用,強化投資推動、基地帶動、旅游拉動,充分發揮濟南市在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現代農業、醫藥、旅游等方面的產業優勢,重點關注湘西州農業現代化、旅游資源整合升級等領域發展。就業扶貧車間、濟南陽光大姐落地湘西以及“濟南萬人游湘西”活動等,都是濟南與湘西產業協作、實現精準幫扶的具體體現。此外,還要深化消費領域合作,做大做優湘西特色產品和文化旅游產品品牌。
全面推動人員互動。首先,進一步加強濟南與湘西兩地干部的交流。人才交流是湘西脫貧攻堅的“源頭活水”,要繼續發揚互派干部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濟南市所派干部應充分發揮自身知識、經驗等方面的優勢,湘西州所派干部應積極主動學習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好做法,促進兩地干部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鑒。還應推動兩地醫生、教師、農技等專業技術人才學習交流,提升湘西專業技術水平。其次,要著眼于增加就業,建立和完善勞務輸出對接機制,提高勞務輸出脫貧的組織化程度。如濟南市槐蔭區組織槐蔭區九職專等職業院校與湘西州花垣縣職業學校開展職業培訓協作,特別是對建檔立卡戶勞動力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安排到槐蔭區就業,有效促進了貧困戶增收。最后,要加大對西部地區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貧困村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力度。貧困地區人才培養是著眼長遠發展、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提升貧困地區脫貧內生動力的重要因素。通過對湘西州干部的培訓,為湘西州脫貧和經濟社會發展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全方位實現精準對接。聚焦精準幫扶,濟南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人力優勢、產業優勢,在完善濟南市與湘西州結對關系的基礎上,著力推動濟南市各縣區與湘西州各縣區精準對接。在這方面,濟南市已經采取了有效措施,如歷下區助推永順縣莓茶產銷、章丘區壯大瀘溪縣辣椒產業、市中區支持龍山縣羊肚菌產業等。此外,還應積極實現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之間結對幫扶,實現精準對接在縱向組織層級上的全覆蓋;大力動員濟南市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積極參與湘西扶貧工作,從而形成政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組織精準幫扶的合力。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2日 06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