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13 10:27:10
從產品設計、生產加工到運輸流通,頭部企業正積極轉型智能制造,并圍繞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展開新一輪布局,鍛造競爭新優勢。與此同時,央地加強版支持舉措正密集出臺,強化資金、技術、支撐平臺等舉措,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培育智能制造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驅動產業變革,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走進位于武漢的聯想產業基地無塵車間,一群工業機器人正與工作人員一道,行云流水般地完成手機組裝、測試、檢驗、產出等多個環節的生產工序。據聯想武漢產業基地園區管理總監周迅介紹,這條生產線名為“量子線”,由許多外形一樣、功能不同的自動化模塊嵌入組成,通過不同生產模塊間的靈活互換,可快速調整生產線的工藝流程及參數。從6月初投產到現在,其產量已由每小時50臺左右增長到了現在的125臺。
聯想“量子線”是我國智能制造加速發展的縮影。在湖南,三一重工18號廠房被稱為智能化“燈塔工廠”,該廠房已成功建設港口機械、路面機械等多個工程機械設備裝配生產線,實現生產周期壓縮40%,產能提升50%。在甘肅,甘肅電信和華天電子依托5G技術改造了生產車間的AGV小車,可根據指令將物料運輸至指定地點并實現快速移動不中斷。
在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下,頭部企業正在競相加碼和升級智能制造布局。騰訊日前宣布將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產品方案、大數據與AI的工業場景創新方案三大戰略方向展開智能制造布局。阿里巴巴也提出構建出云、端、智、造融合的新制造體系。根據賽迪智庫日前發布的《智能制造政策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智能制造產值規模已接近1.5萬億元。
“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認識到,智能制造不僅能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而且保證了產品質量和穩定性,是增強競爭力的重要著力點。”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規劃所所長程楠表示,在全球產業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有利于對沖不確定性風險,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也表示,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加速制造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有利于緩解疫情對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造成的堵點問題。而5G、人工智能等通用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制造業提供了科技賦能的新機會,將進一步推動智能制造擴能、提質、增效。
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政策體系正不斷完善。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指出,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制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支撐,健全法律法規,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制約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關鍵問題是需求不足。”張立群認為,今年疫情對出口、投資和消費等三大需求造成了嚴重沖擊,需求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他指出,需求對供給能力釋放和國內經濟大循環順暢運轉有決定性作用。需求不足,微觀看會惡化企業市場預期、抑制生產經營活動擴大;宏觀看會形成嚴重的產能過剩和資源利用效率下降。因此暢通國內大循環、帶動內外雙循環、鞏固經濟增長勢頭的關鍵,是牢牢把握住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盡快解決需求不足問題。
“市場不好時,企業不會擴大投資;在就業和收入情況不好時,居民不會擴大消費。”張立群表示,企業和居民等市場主體具有順周期的行為特點。面對需求不足的問題,必須充分發揮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通過財政貨幣政策的緊密配合,有效提振政府投資,進而帶動市場需求好轉,帶動企業、居民行為特點轉變。
張立群指出,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高水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保設施的任務迫在眉睫。要把提振政府投資與補短板、強基礎的任務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長遠綜合規劃大量增加重大工程項目儲備,利用財政貨幣政策形成的充沛資金,盡快啟動補短板、強基礎的宏大工程,鞏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勢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