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0-11-24 20:08:11
寧愿多花一萬五,絕不落下這一戶。
這是11月22日《大眾日報》報道的一件小事,說的是寧陽縣小夏莊村張建的“遭遇”。張建家位于村東南角,孤零零的一戶,距離村子不過50米,但是修好這段路需要多花1.5萬元,修路資金本有缺口,為一戶人家多花1.5萬元,值不值?“道路戶戶通,不能落下一戶群眾!”村支書張召軍斬釘截鐵地說。縣委領導說:“老百姓的事,該較真就得較真!”
為“絕不落下這一戶”這種“較真”點贊!記者多次在基層采訪“戶戶通”,經常聽到“基本完成”“差不多”的聲音。不少基層同志講,農村公路“戶戶通”,主要指自然村(組)與外部連接的一條出口道路實現硬化,路線穿越自然村居民聚居區域,或通至自然村某個人口較多的居民聚居區域邊緣并與其內部的一條道路連接,并非百分之百的農村家庭全部通上水泥路。但在寧陽看來,這樣的“戶戶通”不夠完美,“絕不落下這一戶”才能名實相符,讓“幸福路”直通百姓家門口。
老百姓的事,該較真就得較真。有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差不多先生”,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常常“把十寫成千”,認為“醫生牛醫”差不多,結果“一命嗚呼”。現在,這樣的“差不多先生”,還有不少。抓工作,面上過得去就行,不出大亂子就夠;下基層,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明知有假也聽之任之等等。世界上怕就怕“較真”,共產黨人最“較真”,為老百姓辦實事,必須真刀實槍,必須“錙銖必較”,這樣才能把好事辦到百姓心坎上,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為老百姓干事,“差不多”還是“較真”,說到底是政績觀的問題,根子在對百姓的感情上。感情決定態度,感情決定行動。只要心里始終裝著群眾,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辦實事就不會“過得去就行”,而是會從群眾角度出發,與群眾“零距離”,聽聽群眾有啥要求和想法,充分考慮群眾最迫切的需求,按群眾意愿去干,無論修路搭橋,還是通水通電通網絡,都不能籠而統之、大而化之,而是瞪起眼來,較起真來,干好每個環節,“絕不落下一戶”!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