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致我們的2035】“農民院士”的產業致富經

來源:央廣網

作者:

2020-11-27 15:06:11

央廣網北京11月26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經濟、科技、法治、文化、生態等多個方面為我們進一步描繪了2035年的美好畫卷。這樣的遠景目標規劃,落實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將會是什么樣?我們又該如何為之奮斗?中國之聲特別策劃《致我們的2035》,26日推出《“農民院士”的產業致富經》。

朱有勇,1955年生,云南個舊人,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他帶領團隊扎根深度貧困的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用科技力量改變當地貧困面貌,成為全國科技扶貧的典范,2019年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11月中旬,瀾滄縣順利退出貧困縣序列消息傳來,朱有勇心里樂開了花。扎根基層扶貧五年多,凝聚的心血結出累累碩果。

朱有勇出生于云南個舊一個農村家庭,貧窮和饑餓是他的童年記憶,也培養了他的農民情結。他說:“我是一個種地的,種了一輩子地。我出生在一個非常偏僻的山里面,我小時候確實很窮,主要種玉米。小時候從來沒有吃飽過肚子,我的印象里面小時候就是餓著肚子長大的。”

2015年,中國工程院確定瀾滄縣作為院士專家科技扶貧點,對口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誰來牽頭承擔這一重任呢?當時60歲的朱有勇站出來說,“我最年輕,我來干!”做科研是行業領先,可搞扶貧朱有勇其實沒有底氣。為了搞清當地情況,他走遍了瀾滄所有的村寨山頭,眼前的場景讓他潸然淚下。

朱有勇說:“我們當地的拉祜群眾還住著透風的房子,家里面就幾袋苞谷,養頭豬、養幾只雞。就一個火塘,睡覺就在火塘邊。我想起我小時候,30年、40年、50年過去了,我們大山里面怎么還是這樣?我的良心受到了深深的譴責。我們都是黨和人民培養的教授、院士,為什么蹲在學校里面不走出去,不用我們的技術、我們的知識讓農民富起來?”

瀾滄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9%,勞動者受教育程度低,貧困程度深。經過對當地氣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條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他的團隊認為這里具備發展冬早蔬菜產業的條件。冬天播種春天收獲,打了個時間差上市,收益一下子就上來了。

朱有勇分析:“熱量夠、土地夠、水夠,根據這個條件,我們就做了幾個產業。一個是冬季農業。老百姓一般冬季不干活,田閑著,就把它盤活。冬季哪些經濟作物價值高,就把它們結合起來。第一個產業扶貧就是冬季的冬早蔬菜,包括冬季馬鈴薯等。馬鈴薯非常爽口,在這里種出來,二月份、三月份收,錯開。一噸可以賣三四千塊錢。”

“冬閑田”變成“效益田”只是第一步。經過進一步調研發現,瀾滄大面積的云南松、思茅松與三七之間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朱有勇團隊隨即啟動專項科研,帶領農民種植生態有機的林下中藥材。朱有勇說:“生物之間是相生相克的,我們這個團隊很多博士在研究這種松樹揮發什么化學物質,它的根、它的針融化以后怎么跟土壤的微生物系統融合起來。貧困戶種一畝地,不是脫貧了,是直接奔小康了,這是我們產業扶貧的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為了指導農戶科學種植,朱有勇還在全國首創中國工程院科技扶貧技能實訓班,招收的學員不是博士、教授,全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院士帶出的學生沒有令人失望。現在,1500多名培訓學員中,90%的學員已經脫貧,50%的學員帶動了親戚朋友脫貧,還有一部分學員帶動整個寨子脫貧。從昔日深度貧困的“直過民族區”到今天“科技扶貧示范縣”,瀾滄的變化讓當地的老百姓對這位“農民院士”心服口服。

中共中央關于“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指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朱有勇說,從脫貧摘帽到鄉村振興,要圍繞產業的基礎,讓農民有錢賺、有收入,才不會致貧、返貧。他說:“鄉村振興方面,我們現在的問題是,硬件方面我們做好了,路修好了,房子也蓋好了,但是產業沒有興起來。沒有產業,我們老百姓收入不會增加,還會返貧。所以鄉村振興,下一步脫貧不返貧,最重要的工作是把產業做起來。我們要利用我們瀾滄的資源條件,發展特色產業,這樣農民才有穩定的收入,脫貧才不返貧。”

有關“三農”,中共中央提出的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更為宏大,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在朱有勇看來,對于他所幫扶的地區來說,農業現代化一個標志性特征是能產出高質量的特色農產品。

朱有勇說:“特別像我們大山里面,就是發展高質量農產品的農業。我們可能發展機械化,也可能發展智能、應用信息等。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發展出有自己特色的高質量的農產品,這才是我們要走的路。云南省委省政府確定八大產業,像蔬菜、水果、中藥材,養牛、養豬等畜牧業。我覺得2035年以后,我們會形成一個大的產業集團,而且這些產業鏈都拉通,形成一個從原料到產品的過程,農民會有更多的收入。”

致我們的2035

朱有勇:我是朱有勇,到2035年我80歲了,我想看到的是我們的農業是生態的,我們的天是藍的,水是綠的,我們的農業產品是高質量的。我想,這個目標我們一定能夠實現。我們農民的收入是飽飽的,口袋是滿滿的!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單菁菁:推進城市更新 實現高質量發展

[詳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11-27

堅定不移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重要講話引發強烈反響

堅定不移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重要講話引發強烈反響[詳細]
央視網 2020-11-2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