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2020-11-27 17:10:11
李勤說
雖然自己已經是個48歲的男人
但有時再看到照片上的他們時
還是會忍不住落淚
這是一張拍攝于
2020年10月的師生聚會合影
中間坐了4位老師
周圍環繞了30名穿著
印有“20周年再相聚”白色T恤的同學
照片里的學生
來自福州、廈門、浙江……
之中有超市老板、烘培師
服裝廠工人、也有汽車噴漆師
他們都是特殊教育學生
李勤坐在照片的中間位置
周圍是他帶過的第一屆學生
1991年
李勤畢業于
泉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專業
這是福建省內
第一個特殊教育專業
當時全班44名同學
其中有4名三明人,分別是
李勤,羅忠清,駱林平,吳毓清
畢業后
他們全部選擇回到三明找工作
那時候的李勤和其他幾名同學
只是單純覺得“離家近”
回來后
他們發現
三明的特殊教育一片空白
沒有老師,沒有學校
在政府準備籌建特殊學校的地點
滿眼看去只有環山和菜地
1992年初
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建好
4名專業老師
幾名其他員工
一棟教學樓
這就是全校所有構成
之后,由于市區特殊兒童較少
全部老師跑去農村招生
李勤還記得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時,在鄉親們眼里
并沒有“特殊教育”的概念
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學校
每個月還要交幾十元的伙食費
雖說只有幾十元
但在當時的農村
這會占去全家開支的一大部分
有家長說
“我這個孩子還讀什么書
都不如留在家里幫忙干活
只不過是多一雙筷子的事情”
“特殊兒童接受教育
將來學一門手藝
不僅可以照顧自己
說不定還可以養活全家”
每次面對家長
都是一次特殊教育的普及
1992年5月6日
第一批招收的
28名學生進入學校
最大的13、4歲
最小的8歲
他們都是聽障兒童
分為兩個班級
每個班級14名學生
4名老師每人要教四五門課
還要照顧學生們的生活起居
財務出納利用舞蹈特長
兼職教孩子們跳舞
這之后的將近三十年里
除了調離
幾乎少有老師離開
李勤說
全校66名老師的簡歷表
工作履歷一欄
幾乎都只有一行
就是這所學校
他覺得
“也許是他們在這里
找到了歸屬感和成就感”
學校目前共有241名學生
從學前班到中職
授課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
品德、生活、體育等全科目
這些是他之前未曾想到的
出生于1980年的劉明
是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第一批畢業生
大學畢業后
劉明選擇回到學校當美術老師
一歲多時
父母親發現
他和一般小孩子不一樣
一直不會講話
對聲音也沒有什么反應
后來經檢查
發現劉明患有先天性耳聾
從三明到北京
從福州到上海
去了無數次醫院
看了無數個醫生
最終的結果還是無法改變
劉明的父母還是希望
他能夠接受教育
1992年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創辦
劉明便成了該校的第一批學生
雖然劉明的世界里
幾乎沒有了聲音
但他發現自己
對光線與色彩極為敏感
素描、水彩、水墨
一拿起畫筆
劉明往往幾個小時都不會放下
之后劉明的作品
多次在全國性的比賽中獲獎
2002年,因其在繪畫方面的特長
劉明考入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
美術系繪畫藝術專業
他也成了市特校
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
2008年
劉明回到了母校任教
在畫室里
同樣的遭遇讓他與孩子們走得更近
他讓更多生活在無聲世界中的孩子
試著去觸摸藝術
在他的引領下
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了美術
對于這里的老師來說
自己不僅僅是學生的老師
也是學生的“家長”
除了面向學生教學
也需要照顧孩子們的生活
“有愛無礙,快樂成長”
當然,學校并非孤身前行
據了解
從2008年開始
由于有了地方財政補貼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免去了入學孩子的所有費用
變化的還有老師們的待遇
在學校里,老師們收入高的
一個月可以拿到八九千元
學校還會給老師
提供宿舍免費住宿
吃飯一餐只要幾元錢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發展
學校一直在嘗試通過不同的途徑
給孩子以更多的可能
推動普特融合
學校打破傳統、封閉的教學模式
與三明市第二實驗幼兒園等
普通學校結對子
定期讓學校里的學生
與普通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使他們互相接納、互相包容
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健康成長
實施醫教結合
與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臺江醫院
建立合作關系
組織康復醫生定期走進學校
與教師一同開展評估篩查
并提出有效的綜合康復指導意見
將醫療康復與教育康復有機融合
提升學生康復水平
目前,學校已有6名學生
康復后回歸普通學校就讀
促進普職融通
在傳授文化基礎知識的同時
注重培養學生的
職業技能和藝體特長
為他們自立于社會打好基礎
學校開設了體育、舞蹈
手工、非洲鼓等多個興趣班
和烘焙、皮具制作等10個職教專業
并先后與三明職業中專學校
和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
聯辦職業中專班及大專班
李勤說
今年,他們準備
新建一棟教學樓
里面設計了
小劇場、藝術排練廳 、圖書室……
自2013年以來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還啟動了
送教上門工作
先后為30多名
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殘障兒童
提供定期送教上門服務
送去的不僅僅知識
更有康復的信心和理念
這里的老師們相信
“孩子們要自強自立
積極面對人生
在老師的精心幫助和自己努力下
一定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來源: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采訪:趙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