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一片樹葉成就一個大產業

來源:人民網

作者:

2021-01-29 10:23:01

圖為安化縣馬路鎮湖南坡村有機茶園。

李紹勇攝(人民視覺)

湖南益陽市安化縣,因茶設縣,因黑茶而聞名。然而,由于當地黑茶產業粗放發展,上世紀80年代一度步入低谷,茶園面積銳減。

“2014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15.8萬人,面對這么大規模的貧困人口,還是要瞄準主導產業,精準施策,實現高質量可持續脫貧。”安化縣委書記劉勇會說。

傳統黑茶產業如何煥發新活力?近年來,安化強化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茶產業發展質量,走茶旅融合發展道路。如今,安化縣種茶面積達到36萬畝,年產茶葉近9萬噸,茶產業年綜合產值超過220億元,1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茶脫貧。

“一片樹葉成就一個大產業,富裕一方百姓”“一畝茶園基本脫貧,兩畝茶園穩定脫貧”,在安化,黑茶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全縣2019年摘掉了貧困帽,闊步邁向鄉村振興。

產業鏈緊密利益聯結

“讓脫貧戶的茶葉賣得一片不剩”

“茶葉兩頭尖,三年又發癲。”在安化茶農中流傳的這句俗語,道出了黑茶市場的不穩定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初茶葉行情下跌,這可愁壞了安化云臺山八角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鄧超芝。

“每斤生茶收購價低了5毛錢,訂貨量也不如往年。”讓她發愁的不只是自家的6000畝茶園,還有4000畝企業結對幫扶的農戶茶園,“635戶脫貧戶剛嘗到種茶的實惠,如果幾千畝茶葉采不下來,或者采下來賣不出去,他們會面臨返貧風險。”

鄧超芝回憶:“當初確實著急,一個個茶園關系著一戶戶家庭的生計,怎么辦?”

2014年,鄧超芝回娘家馬路鎮洞馬村探親,看到鄰里鄉親生活困難,她決定帶領大家種茶脫貧。“當時家里老人說,不能‘一家富了千家怨’,這句話我到現在還記得。”鄧超芝說,雖然采購農民的茶葉,人工、檢測、運輸等成本比自營茶園高約10%,但她認定扶貧這件事,下決心干下去。

“村民每種一畝茶,政府補貼1000塊錢,公司免費提供茶苗、肥料和技術指導,負責以保底價收購。”鄧超芝說,在政策幫扶下,第一批19戶農戶開始跟著她種茶。之后3年,種茶的農戶越來越多。2016年,八角茶業被評為湖南省重點產業扶貧企業。

“我們的茶業扶貧采用的是‘四方聯動’利益聯結機制,這讓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挑戰。”八角茶業有限公司營銷負責人龔意成說。

什么是四方聯動?龔意成介紹,就是脫貧戶按照茶企的要求種植管理茶園;村集體幫助茶企組織村民采摘鮮葉;茶企免費提供茶苗和技術指導,收購鮮葉,加工茶葉;村里的黨員、鄉賢及在外的企業家幫助銷售茶葉。

“龍頭企業成長性好,抗風險能力強,非常適合作為產業脫貧的載體,來保障貧困戶穩定受益,而政府、村集體和茶農也各有分工,為龍頭企業生產、銷售助力。”安化縣委副書記周登高介紹。

“鎮里干部了解到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困難后,積極幫助我們聯系銷路,20多家企業給我們發來了訂單,有的企業雖然不經營茶葉,但主動提出定制茶葉禮盒,一訂就是幾百上千份。”龔意成說。

四方聯動為安化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護航??h里每年都整合項目資金支持茶園基地建設,對種苗基地、新建茶園以及老茶園改造進行補貼。近3年來,50多家民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共籌資金2億多元,發展茶葉訂單種植,保底價收購,帶動農戶穩定增收。

“一條產業鏈上緊密利益聯結,讓脫貧戶的茶葉賣得一片不剩。”劉勇會說。

智能技術提升質量

“茶葉增值幾倍甚至幾十倍”

“快來看看我的智能茶倉。”從深圳返鄉進入茶葉行業的龍文初領著記者來到一間不大的倉庫,與傳統的黑茶存儲倉庫不同的是,這里溫度、濕度可控,還安上了24小時在線的攝像頭,全國各地的客戶都可以實時在線查看存在這里的好茶磚。

這些顧客是怎么來的?“我們搞的是體驗式營銷,外地顧客慕名來茶園游覽,來茶樓品茶,來茶倉參觀,滿意了再下訂單。”龍文初介紹,很多懂茶、愛茶的人,看了之后都會出手購買,這部分人下單的平均銷售額可達3萬—5萬元,比傳統銷售模式高了一個數量級。他的企業正在打造“鐵粉計劃”——吸引更多顧客來安化品茶買茶。

營銷模式突破后,如何保持好口碑?“提升茶葉質量、保證產業發展可持續是關鍵。”龍文初說。

“鮮葉的等級如何,是否有機培管,茶葉價格不同,品質好的會增值幾倍甚至幾十倍。比如,普通的三級原料,雖然每畝兩季可以采2000多斤鮮葉,但每斤只能賣3—4元;而高品質的有機芽頭,每斤最高可以賣120元。”龍文初介紹,一開始,農戶們小心翼翼送來的芽頭常常不合格——他們不知道,芽頭采摘的時候不能用指甲掐,只能用手小心扯斷;種植的時候還有農戶施用化肥不合理。

為讓農戶種出合格的茶葉,企業把培訓班辦到了村里,至今已連續開設了5年。

在加工環節,新技術激活傳統產業。國網安化縣供電公司推廣茶葉制作的電能替代,通過建立全流程電氣化茶廠,打造智能型烤茶房,讓殺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制作工藝,實現了從手工生產到數字化生產的轉變,大大提升了制茶產能和質量水平。

近年來,安化推行無公害生產管理,加快有機茶、綠色食品茶、無公害茶基地認證,組建安化黑茶學校、黑茶研究院、黑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高品質有機認證茶園達到6萬畝,以茶葉深加工為核心,倉儲、物流、科研等配套服務平臺為補充的產業聚集區初步形成。

茶旅融合打造綜合體

“實現跳出茶葉再回到茶葉”

來到安化縣江南鎮黃石村,茶山上的運茶軌道機正自動運行,山下的歡樂田野、四季采摘等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茶旅融合,在這里已成氣候。

“看到精準扶貧下了真功夫、見了實效,我下定決心返鄉投資。”在外經商的黃華明2015年回到黃石村,創辦了茶葉合作社,準備大干一場。村里土地分散,黃華明覺得僅靠種茶賣茶,還是太單一。“正在我摸索的時候,縣里提出茶旅融合的理念,這讓我找到了方向。”黃華明說。

如今,黃石村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發展路子:打造遠近聞名的田園綜合體,茶葉合作社和旅游公司現有茶園1000余畝,還建起280畝果園,過去常常內澇的山塘被改造為荷花池,村口的思賢溪也上了漂流項目,115戶村民成了村集體經濟的股東。“如今村里大部分茶葉都被游客買走了,實現了跳出茶葉再回到茶葉,收益更高了。”黃華明說。

安化縣茶鄉花海社區,既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又是茶旅融合景區,脫貧、茶產業和旅游三者找到了契合點。社區共安置脫貧戶2137人,很多搬遷戶在茶鄉花海生態園當起了駕駛員、導游和保潔員,2020年生態園為員工發放工資50多萬元。

在接受了景區電瓶車駕駛培訓后,搬遷戶黃建超成了一名專職司機,“月收入3300元,還能照顧家里,不比去外面打工差。”

在安化,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黑茶博物館、黑茶特色小鎮、云臺山茶旅開發和天下黑茶實景演藝等茶旅一體化重點項目陸續建成。2018年、2019年安化縣游客接待量連上600萬、700萬人次兩個臺階,年旅游綜合產值分別達到52億元、75億元。一批茶民宿、茶溫泉蓬勃興起,茶葉深加工產品加快開發,越來越多的農民過上好日子。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春運首日各地交通樞紐直擊

[詳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1-01-29

毒品“郵票”!青島海關首次查獲LSD新型毒品案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月29日電(記者楊文、孫曉輝)記者從青島海關獲悉,近日,青島海關查獲LSD毒品“郵票”5張,這是該關首次查獲此類新型毒...[詳細]
新華社 2021-01-29

保障旅客正常用水 鐵道“聽漏人”暗夜聽聲辨漏

一根聽漏桿、一臺聽漏儀、一對“順風耳”、2個“聽漏人”組成了一個專業聽漏組,每到夜深人靜時,他們行走于成都及周邊各火車站,對站內供...[詳細]
成都商報 2021-01-29

春運“打前站”:夜幕下的鋼軌“整形師”

新華社鄭州1月29日電子夜時分,京廣高鐵。寒風凜冽中,鋼軌上鋼花飛濺,摩擦聲和機器運轉轟鳴——國鐵鄭州局集團鄭州工務機械段的鋼軌“整...[詳細]
新華網 2021-01-29

21歲女子宿舍生子扔垃圾桶 涉嫌故意殺人已被逮捕

1月27日,廣東源城公安公布一起棄嬰案件的處理結果。據了解,立某在打工時認識18歲老鄉石某并成為男女朋友,2020年5月兩人分手,12月17日,...[詳細]
人民網微博 2021-01-29

茶藝書法花樣多 港澳臺學生在粵過“暖心”年

來自澳門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三學生盧黛韻說,自己今年選擇在廣州過年,“和我一起上課的三十多位同學,都是今年的留校學生”。為了讓學生的...[詳細]
新華網 2021-01-29

這些年,總書記牽掛的民生事: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暖了人心添了干勁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關愛廣大基層教師,落實好工資、社保、醫療、繼續培訓等各項政策??倳浾f “昨天我去看了汝城縣文明瑤族鄉第一片小...[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1-01-29

貴州省政協委員陳菓建言:深化貴州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

資料圖為貴州盤州妥樂論壇東盟國家商品展。中新網貴陽1月29日電“以‘引進來’‘走出去’為主線,深化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促進貴州加快融...[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1-29

“垃圾地”變身菜園子 福州社區居民共造“田園夢”

“我家小院”可食花園?!袄亍弊兩聿藞@子福州社區居民共造“田園夢”。去年10月以來,這個社區帶著居民一起勞作,輪種了地瓜、木瓜、葛...[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1-29

鹽城一高?!傲粜!贝髮W生:時刻被愛包圍著,不感到孤單

鹽城一高校“留?!贝髮W生 時刻被愛包圍著,不感到孤單。今年寒假,因家鄉疫情原因,崔曉藝和同樣來自石家莊的文學院廣電專業的大學生朱靜...[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1-29

生態環境部: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已問責283人

中新網1月29日電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20年8月30日至10月1日,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順利...[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1-29

寧夏將啟動實施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

新華社銀川1月29日電記者日前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獲悉,今年,寧夏將全面啟動實施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在查清基礎教育師資力量配置、...[詳細]
新華網 2021-01-29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