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3-24 15:56:03
原標題:我們沒有戰功,就是最大的戰功——記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拉薩3月24日電 題:我們沒有戰功,就是最大的戰功——記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
新華社記者張兆基、王沁鷗
三月,草木萌生,春滿拉薩。布達拉宮的金頂在春日的暖陽下,熠熠生輝。紅山腳下,布達拉宮消防救援大隊布達拉宮消防站站長強巴曲培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為西藏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筑群,布達拉宮是藏式傳統建筑中的翹楚、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瑰寶,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其中珍藏著大量佛像、壁畫等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然而,作為土木石碉樓結構的高層宮殿,布宮的耐火等級較低。殿內2000余間房屋內存放有大量的經書、唐卡、錦緞,火災荷載大,防火難度高。
1984年,布達拉宮消防班成立并進駐。此后的37年間,布宮未發生過一起火災。
能守護這座千年宮殿,對于強巴曲培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他說,自己從小就在布宮腳下長大。強巴曲培每天用腳步丈量布達拉宮。宮殿內部通道錯綜復雜、樓梯狹窄、房屋眾多,建筑整體落差115米,指戰員們每天要進行10多個小時的防火巡查,每人每天平均要走2.5萬多步;他們每天下午閉宮后都要與管理處工作人員一起查庫,主要檢查斷電、熄燈等情況,不留一處隱患。
如今,消防班已成長為有37人編制的消防大隊。近年來,大隊采取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等措施,不斷優化工作機制,引進高科技防滅火裝備,確保布宮防火安全。
“消防隊伍中有句話:我們沒有戰功,就是最大的戰功。肩上的責任讓我們一刻也不敢松懈。”大隊副教導員李永原說,“文物古建防火屬于世界難題,如何兼顧文物保護和防火救援,需要在傳統習俗和現代防火要求中取舍。”
信教群眾手持點燃的酥油燈進殿朝拜是傳統習俗,但又存在巨大火災隱患。在消防部門的建議和多方努力下,布宮主體建筑內的千余盞油燈,已下遷至雪城內的千盞燈房中,并將點燈的習俗,改為向燈池添加酥油。
目前,殿內酥油燈數量、燈芯的數量和間距都做到了精細化管理,并將以往的木制酥油燈罩改為了隔溫散熱效果好的特質燈罩。這些做法得到了布宮燈香師和信眾們的理解和支持,這一成功經驗也在西藏各主要文物保護單位推廣。
此外,智慧用電、智能消防等一批防火新科技也進駐布達拉宮。短路檢測和自動測溫系統能夠實時監控各處線路情況,一旦電流超過規定限額就會發出警報,遠程自動斷電。消防員們能從手機短信中獲取實時預警信息,只要收到預警,執勤人員就會迅速到現場排查。
李永原介紹,過去,滅火主要靠水或土堿。現在,滅火器已經從水基、干粉滅火器發展到六氟丙烷氣體滅火器,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最大限度保護文物安全。考慮到布宮獨特的垂直建筑結構,高差較大,大隊還預鋪設了水帶,可節省至少5分鐘的救援時間。山上還設置了36個水帶前置箱,其中配備了輕便的小口徑水帶,供增援時使用。
“隊員們除了維護消防安全,還承擔著維持秩序、幫扶群眾、應急救助等任務。”李永原說,經常會有游客在游覽時因高原反應出現不適、昏厥等情況,我們在山上常備氧氣和藥品,及時提供幫助。
入隊近10年,布宮的地圖早已印在了強巴曲培腦中,宮殿、通道、器材的位置都爛熟于心。
“我在這里長大,又回到這里工作。守護它,就像守護家一樣,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他說。
【編輯:田博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