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論壇網
2021-04-01 10:34:04
中華民族在走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其凝聚力前所未有的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推動著民族復興大業走向成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激發著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不斷增強,二者互為動力,創造出舉世矚目的中國發展奇跡。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雄厚根基
中華民族凝聚力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雄厚的現實基礎。中國是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表現出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始終保持國家整體的統一,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令世人嘆服。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這樣的統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絕對要求。”近代以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雖然不少志士仁人為救國拯民而不懈奮斗,流血犧牲,但由于缺乏先進政黨領導和科學理論引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從而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毛澤東同志莊嚴宣告:“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毛澤東同志總結中國人民長期奮斗的歷史經驗指出:“如果我們的先人和我們自己能夠渡過長期的極端艱難的歲月,戰勝了強大的國內外反動派,為什么不能在勝利以后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呢?”新中國70多年發展的歷史對毛澤東的“建國之問”作出了回答。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創造了舉世公認的發展奇跡。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充分發揮鑄造了歷史平臺,是當代中國人民團結奮進、走向勝利的旗幟。
三大攻堅戰凸顯中華民族凝聚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面對世界局勢急劇變化的嚴峻挑戰和經濟社會發展道路上遇到的重重困難,黨領導人民團結奮戰,攻堅克難,中華民族凝聚力也躍升到歷史的新高度。中華民族凝聚力是意志的凝聚,也是智慧的凝聚,是戰斗力和創造力的統一。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進入關鍵時期,二者的歷史性交匯,提出了一系列高難度課題需要破解、一系列艱巨任務需要完成。這項時代的大考,中華民族已經交出優異答卷,并將繼續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2020年是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三大攻堅戰的戰略任務在這一年集中表現為抗疫攻堅、脫貧攻堅和經濟的復蘇與發展等。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各國的社會制度、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檢驗,也是對民族凝聚力的一次檢驗。面對疫情的嚴重沖擊,西方國家的政府沒能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民眾也隨之放松警惕,漠視疫情,各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疫情失控。面對疫情的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迅速提出應對方案,及時采取有效和完善的防控措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舉國上下,萬眾一心,一方有難,八方馳援。各地區和各部隊的醫務人員立即奔往疫區,各種醫療物資源源而至。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也伸出援手,紛紛捐款捐物,迅速形成了一場抗疫攻堅的人民戰爭,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抗疫攻堅戰初戰告捷遠未結束,脫貧攻堅戰又進入決勝階段??挂吖?、脫貧攻堅和恢復發展經濟同時擺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面前,擔當起這一不同尋常的歷史重任是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考驗。在脫貧攻堅戰中,舉國上下齊心協力視貧困地區的脫貧任務為己任,貧困地區人民激發內生動力,自強不息,將外部“輸血”和自身“造血”有機結合,形成強大合力。脫貧目標的實現不落下一個地區,不落下一個人。中國成為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這場脫貧攻堅戰規??涨?,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在人類反貧困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局勢,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恢復和發展經濟的任務被緊迫地提上日程。2020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5年奮斗,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來之不易的重大成果,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能力、文化影響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應對世界的變局特別是“逆全球化”勢力的猖獗,中國按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構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實行對外開放,促進了全球經濟的復蘇。同時,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率先復工復產,有力維護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中國也因此成為疫情發生以來世界上第一個恢復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為全球經濟的領跑者。多難興邦,經歷了巨大風險和考驗,中華民族凝聚得更加緊密,磨練得更加堅強。中國的發展歷程再次印證了恩格斯的著名論斷:“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中華民族正闊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近代以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西方國家侵略壓迫和剝削東方國家,是長期不變的世界定勢。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東方世界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新中國的誕生以及朝鮮、越南、老撾、古巴等國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世界革命運動的中心已經從西方轉移到東方,而西方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在巴黎公社失敗后卻長期陷入低潮。由于社會主義革命首先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取得勝利,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并趕超資本主義還需要走很長的路。世界革命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了東方,世界經濟的重心仍然在西方。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世界國家也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改革。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迅速崛起,許多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取得顯著成效,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由西方向東方轉移,這已經成為國際輿論的共識。
中國改革開放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機遇。在世界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法、德、美等國迅速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中國由于歷史原因失去了發展的機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指引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迅速崛起,并在快速興起的以智能化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搶占先機。當前,中國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近公布的報告,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將來自中國。當代中國的崛起正在開創東方反轉影響西方的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破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國家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走向現代化的問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中國發展道路不僅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也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對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對廣大非社會主義的發展中國家同樣具有借鑒和參考的價值。發展中國家從中國的經驗和理論中可以得到許多重要啟示,如必須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絕不能依賴外援,不能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附庸;必須走對外開放道路,絕不能自我封閉、與世界的發展相隔絕;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力求使工業化與信息化相結合;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注重經濟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絕不能再走傳統工業化模式下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注重社會公平,協調好利益關系,警惕和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要立足本國國情,走自己的路,絕不能照搬外國發展的模式等等。可以說,發展中國家只有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才能逐步擺脫落后狀態,走向民族振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從低谷走向復興。20世紀末期發生的蘇聯東歐劇變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前所未有的歷史悲劇。西方評論家宣揚“社會主義失敗論”“歷史終結論”,并且預言中國將成為蘇東劇變引發的“多米諾效應”的犧牲品,中國將步蘇聯之后塵,上演紅旗落地的歷史悲劇。同西方政論家的預言相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中國社會主義大旗不倒,創造了舉世公認的發展奇跡。中國發展的奇跡不但使西方政論家的預言不攻自破,也使世界人民為之振奮,重新看到了社會主義的希望之光。全世界的社會主義力量重整旗鼓,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再現生機。越南、朝鮮、古巴、老撾的社會主義事業都戰勝重重困難,繼續向前發展。越南革新事業借鑒中國經驗所取得的經濟發展成就被西方媒體稱為“第二個中國式奇跡”。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必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必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