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1-04-10 09:17:04

原標題: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馬躍峰 高 炳 游 儀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10日 第 01 版)

春雷陣陣,春雨如簾。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南北土地落差數十米,以前坑坑洼洼,旱澇難治。一場春雨過后,積水能否排掉?

雨過天晴,綠卷麥田,雨水順麥間淺溝流出。鳳陽縣委常委、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自信滿滿,“實施兩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后,全村1.37萬畝確權承包地平平整整,旱能澆、澇能排。”

今年,小崗村又啟動“引淮潤崗”項目,將淮河水引上崗坡地。南北雙向,兩條水源,助力小崗村和周邊耕地旱澇保收、一年兩熟。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障糧食生產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設高標準農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近年來,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顯著進展,截至去年底累計完成8億畝建設任務。“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成10.75億畝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年建設1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準農田。

高標準造良田,端牢中國飯碗,廣袤田野佳音頻傳。

強化資金保障

提高建設標準

“今年河南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達750萬畝,比去年增加90萬畝。”這些天,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黃幸福既振奮不已,又深感責任在肩。河南省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已經批復41個縣98個項目203萬畝,4月底前大部分項目可開工建設。

不僅要擴面積,更要提標準。在已有54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基礎上,河南今年將再建30萬畝以上的示范區,畝均投入從1500元增至3000元以上。

升級版高標準農田是什么樣子?

放眼河南省商水縣張莊鎮的大片麥田,新修的16公里水泥路寬闊平整,42公里襯底渠硬化翻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

這片示范區科技含量不少。氣象顯示、墑情監測、苗情監測等設備一應俱全;自走式節水灌溉機張開百米長的“臂膀”,配合溝渠引水、固定式噴灌,為灌溉上了“多重保險”。

種田大戶邱守先拿出手機,輕輕一點。遠處,田間噴頭自動打開,“根據墑情,設置澆水時間,澆完自動停止。水肥一體,混合噴灑,節水節肥。”

商水縣過去缺水,旱災頻繁。去年,商水縣投資1.5億元,打造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我流轉耕種的2100畝地,澆一遍只用兩天,每畝只花四五元。去年倒春寒加大旱,普通地一畝收麥子700多斤,我每畝打了1300斤。”算著賬,邱守先笑容洋溢。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萬里介紹,河南累計建成6910萬畝高標準農田,畝均提升糧食產能超150斤,畝均實現農民增收約155元。到2025年,河南高標準農田總面積可達8000萬畝以上,穩定保障650億公斤以上糧食產能。

建設高標準農田,離不開給力的投入。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農田建設補助資金867億元,優先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高標準農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糧食主產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各地將農田建設作為財政支出重點事項,強化資金投入和機制創新。

今年安徽將建設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畝均投入從1500元提高到2250元。“一方面,把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民生工程,加大財政投入;另一方面,鼓勵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申報項目。”安徽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說,2019年、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全省受益對象承擔投入項目80個,吸引社會資金6489萬元。

在安徽省明光市金橋灣產業園的6100畝高標準農田里,工程建設剛剛結束。進園區,蹲下看,搓把土,肥沃又松軟。

“深耕過后,等水稻育秧,5月就能種。”明光市橋蒲農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卞澤西看著“寶貝土地”,喜不自禁。合作社流轉1.5萬多畝地,一季稻、一季麥輪作,穿插玉米和油菜,“其中七成是高標準農田,不僅糧食產量高出普通農田20%,品質好,賣價也高。”

2019年,得知省里有政策,財政補助80%,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建設高標準農田,卞澤西趕緊與明光市農業農村局聯系。項目往上申請,土地流轉先行。很快,合作社新流轉過來6000多畝地,申請也批復下來。

財政資金投入732萬元,卞澤西自籌183萬元,去年9月施工隊整地清淤、修路通渠。見工程進展順利,卞澤西又投入130多萬元,深挖溝,拓寬渠,硬化道路1.5公里。

從用好土地出讓收入、用足新增耕地收益,到推動發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債券、有序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各地著力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強化資金保障,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更上一層樓”。

強化質量監管

完善管護機制

安徽省懷遠縣河溜鎮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現場,挖掘機整修道路、橋涵、防滲渠,工程監理、群眾代表監督施工,來來往往……

“這個項目,面積兩萬畝,涉及7個村莊,目前進展過半。”河溜鎮水利技術推廣站站長賈尚明在現場指揮。工程實施前,設計人員實地勘查后形成方案,召開村民大會征求意見。懷遠縣農業部門、鎮政府、施工單位、專業監理、第三方檢測、農民監督員“六位一體”全程監督。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各地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抓好新建項目全程質量管理,加強工程建后管護,確保建成一畝、管好一畝。

在湖南省常德市,農業部門引入第三方,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組成監督巡查組,及時掌握全市農田建設項目實施總體情況,特別是工程進度、質量、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山東省壽光市實施村級義務監督員制度,項目區的每個村莊都有3至5名義務監督員,由受益群眾對項目質量實施全程監督。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商橋鎮后甄村村民王應杰,現在每天都要到地里轉一圈,檢查機井、變壓器。1500多畝地,哪兒有井,何處是橋,他都門兒清。

商橋鎮建有4.6萬畝高標準農田,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網格。第三級網格設“一長三員”——網格長,由村干部、合作社負責人或種糧大戶擔任;管護員,由責任心強、有管護能力的村民擔任;監督員,由村組干部、老黨員等擔任;農技員,由技術人員擔任。

作為種糧大戶,王應杰被聘為后甄村第三級網格管護員,每月拿補助500元。不久前,村民靳自權反映水管漏水,王應杰急忙趕來,手機拍照,傳到鎮網格化指揮中心。指揮中心轉辦,安排維修,不到1小時換好水管。

今年,漯河市30萬畝高標準農田將全部建立“三級網格管理體系”。

長期管護,經費從哪里來?商橋鎮黨委書記朱昊說,商橋鎮每年從水費中提取約45萬元,縣財政安排20萬元,用于支付55名管護員報酬、維修護理、給農田基礎設施上保險。

四川省要求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多元化管護經費合理保障機制,由縣級財政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安排落實管護經費,并將工程建后管護落實情況納入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范圍。江西省今年出臺文件提出,統籌整合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開展項目區“田長制”建后管護試點。

從河南的農田管護“網格長制”、江西的建后管護“田長制”,到安徽出臺農田建設工程管護規定……各地正不斷總結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經驗,完善管護機制,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內容,確保長期發揮效益。

強化激勵約束

引導良田糧用

以前沒想過種地的“90后”周地帥,如今已從城里回到小崗村,成了“新農民”。

小崗村實施第二輪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后,“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全村流轉土地達9500多畝,約占可耕土地面積總量的七成。

眼瞅著高標準農田建起來,周地帥的岳父流轉經營600畝地忙不開,于是周地帥辭掉工作,回家種田。

“這是撒肥機、無人機,那是播種機、打漿機……”“90后”種地,理念新,用的也都是新型設備。受益于地大平整,新農機“跑”起來通達暢快。去年,周地帥幫周邊農戶開展無人機飛防,面積達7000畝。

同為“90后”,商水縣的劉記森也感受到智慧農業帶來的科技范兒。

農校畢業后,劉記森加入父親劉天華開辦的合作社,流轉、托管數萬畝土地。殺蟲燈、測報燈一應俱全,監測作物成長環境,及時搜集病蟲害圖像,分析研判,及時預防。

“沒有高標準農田建設,這些新技術就很難推廣,種糧的比較效益就很難提高。”劉天華說,“現在地力好、產量高、效益大,種糧的積極性就大大提高了。”

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11月印發的《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提出,要堅持依法嚴管、良田糧用等原則,“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僅要以保障糧食產能為首要任務,確保吃得飽,還要為提供高品質的農產品奠定良好的資源環境基礎,實現吃得好、吃得健康,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各地著力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支持高標準農田主要用于糧食生產。

四川省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通過調整種植結構、創新種植技術,推廣“糧經”“糧經飼”等綠色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做到既重視“米袋子”“菜籃子”,也重視“錢袋子”。

河南省按照專種、專收、專儲、專用的路徑,在高標準農田推廣優質專用小麥。目前,優質專用小麥發展1533萬畝,占全省小麥面積的18%,大部分是種植在高標準農田,訂單率穩定在80%以上,收購價較普通小麥每斤高0.1元左右。

“以此為界,一側種強筋麥,專做面包;一側種中弱筋麥,用來做饅頭、面條。”劉天華指著腳下的路比畫,“小麥產地、品質實現可追溯,再打出自己的品牌,市場更好。”

今年,陜西省將建設高標準農田290萬畝,同時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依托高標準農田,以臊子面聞名的岐山縣正大力發展“一碗面”經濟。“今年,布局原料生產,新建高標準農田4.5萬畝。到10月前,建成優質小麥專供面粉原料基地20萬畝,其中高標準農田達到7萬多畝。據初步統計,綜合一二三產業,全縣‘一碗面’產值達到125億元,到‘十四五’末,產值可達200億元。”岐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曉宇滿懷信心。

(本報記者黃曉慧、方圓、王丹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楊凡、蔣冬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東墾利:全面發力“四個一”做好換屆“后半篇文章”

與徐俊忠一樣,墾利區有很多村支書要走進“實景課堂”上“任職第一課”。3月底,墾利區在東營市全面率先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詳細]
新華社 2021-04-10

湖南推出“金十條”服務“三高四新”戰略

新華社長沙4月10日電(記者陳宇簫)支持企業多渠道融資、探索“一銀行一主鏈”金融服務模式、推動農村金融服務點入駐村黨群服務中心……湖...[詳細]
新華網 2021-04-10

長沙明確中小學作業管理新要求:“六要”“六不得”

新華社長沙4月10日電(記者謝櫻)為進一步減輕長沙市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長沙市教育局近日印發了《長沙市中小學作業管理“六要”“六不得”...[詳細]
新華網 2021-04-10

平凡英雄的家國情懷

他說 “我們美麗的家園、幸福的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面對疫情挺身而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現在已歸于平靜[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0

福建省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清晨,天還沒亮,位于江蘇蘇州市城北西路上的沙縣小吃店已蒸騰起熱氣。店主彭茂清挑起一團肉餡,折進薄面皮,手指翻轉間,一粒扁肉便已成形...[詳細]
人民日報 2021-04-10

新華視點|穿越千年的“語言” 你讀懂了嗎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三灘鎮境內的“大兵道古道遺址”,毗鄰黃河,水草豐盈。山體上散落著不同時代的古巖畫,生動反映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生產...[詳細]
新華社 2021-04-10

“不,劉同學偏不!” 后來,就有了這個警情通報

四川農業大學大四女生劉某,在網購。被騙2609元。1、劉某上網瀏覽,看到一個賣東西的人,就添加了對方微信[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1-04-10

教師資格證、注冊會計師證……“回爐上課考證”成白領新寵

教師資格證、注冊會計師證——他們考證圖安心“回爐上課考證”成白領新寵。春招市場火熱,越來越多在校生、職場人的計劃表中,少不了幾個準...[詳細]
北京晚報 2021-04-10

高三女生路邊借車燈看書,接下來的一幕很美好……

一名等公交的高三女生。消防員接下來的舉動。網友直呼“太暖了”[詳細]
新華社 2021-04-10

98元“機票盲盒”火了,千萬人搶購!真能“說走就走”?

盲盒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但“機票盲盒”你聽說過嗎。“98元盲盒隨機飛,不想去全額退”,今年4月3日,某旅游App發起了“機票目的地盲盒...[詳細]
新華社 2021-04-1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