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4-12 08:54:04
原標題:南京仙林街道創新網格化管理 畫好同心圓 服務更多元(實施城市更新行動②)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社區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如何使其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求?江蘇南京仙林街道做出探索:創新網格化服務,縱向上,將轄區劃分三級網格;橫向上,按照居民小區、商業街區、建筑工地等類別,劃分為十大類439個網格“同心圓”,共建美好社區、共享服務設施、共治基層事務,讓社區變得更加美好。
近日,記者來到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仙林新村75歲居民陳月英的家,受邀先到樓棟的地下室參觀一番。這可真奇怪,一個老舊小區的地下室會有啥看頭?
沒想到來這兒一看,還真是別具一格——兩邊各60多平方米的地下空間,被干凈利落地平分成12間隔斷,正好對應了這棟6層樓的12戶人家,透過上方柵欄,可以看見里面碼放著整整齊齊的雜物和日用品。最值得一提的是,粉刷一新的地下室的公共空間被布置成一個“文化走廊”,貼有小區網格員的照片、電話和便民服務通知,掛著居民們自己譜曲的《居家安全歌》,還將每戶人家的家風家訓設計成墻面裝飾,常常吸引小區居民駐足。
“小小的地下空間,反映出居住社區的巨大變化,我們在這里生活得越來越好。”陳月英說。
共建:合力整治地下室
直到3年前,地下室一直都是陳月英心里的一塊大石頭。
仙林新村是拆遷安置小區,居民們來自于仙林農牧場。陳月英1999年入住小區時,原本規劃用于停放自行車的地下空間,被一些居民用木板、鐵皮、磚石等私自搭建、分隔成1056個大大小小的地下空間,存放鋤頭、耕具等物品。
問題來了。沒有搶到空間的居民,心里不平衡,整天吵吵鬧鬧,甚至將地下室堵住鎖死,任誰都無法使用;搶到空間的居民,有的搬來煤氣罐生火做飯,有的存放著汽油罐和輪胎,還有的開設鐘點房和麻將館,安全隱患多、環境臟亂差,街坊鄰居苦不堪言。
“近年來,居民們對社區建設有了更多期待。”仙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金娣介紹,2010年起,該街道創新網格化服務,將轄區劃分為10個一級網格、156個二級網格和1786個三級網格,具體到駐區各個單位和居民的樓棟、單元。
仙林新村社區網格員戴美榮告訴記者,社區10名網格員下沉39棟居民樓,反映群眾需求、協調不同意見、化解矛盾糾紛,這幾年實施了外墻出新、桿線入地、路面綠化等受歡迎的小區建設項目。
為了解決地下室難題,社區網格員盡心盡力,不斷督查規勸,但涉及裝修成本、出租收益等因素,“地下室難題”盡管得以緩解,卻始終難以根治。2017年,仙林街道領導帶頭,社區網格員、居民志愿者、物業工作人員分成6個工作組,挨家挨戶做工作。
“我們放棄休息時間,每天分析情況,清住戶、清雜物,再出新、再分戶。街道搜集下崗再就業信息、社區解決各類民生小事,物業幫助尋找臨時存貨地點……最多的一家上門36次。”戴美榮介紹,歷時10個月,群眾由剛開始不理解不配合,慢慢意識到這是共同的家園,從而變為參與支持,動手騰退改造地下室。多年的居住隱患終于去除。
“如何進一步匯集多方合力、織密織細網格,地下室整治進行了一次探索。在此基礎上我們用創新機制固化下來。”孫金娣介紹,除了縱向上劃分三級網格之外,又在橫向上按照小區、商業街區、建筑工地、農貿市場等類別,劃分了十大類439個網格“同心圓”,對同類別的網格進行“合并同類項”,讓各方向力量都向前邁進一步、共同建設更美好的居住社區。
共享:服務站變服務街
來自江西的鄒小美,曾打算照顧兒媳婦出了月子、孫子長大一點就回老家去安度晚年,現在她卻打算留下不走了,“就在這里養老”。
鄒小美所指的就是位于仙林街道最偏遠的南大和園小區。2012年剛落成時,交通不便、缺少配套,連買菜都要折騰兩小時。現在,就算是剛剛搬過來、人生地不熟的居民,辦事也基本不用出小區大門。
這樣的變化,聯系和園社區的街道副書記龐博體會最深:“和園小區最初是南京大學教職工居住區,建設時沒有社區配套用房,只有一間服務站提供基本服務。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街道與學校協調,南京大學拿出1300平方米場地用于社區建設,街道在此基礎上建設了13個公共服務空間。”
走進該小區,是逐步建設落成的服務街。記者看到,服務街分為4個部分:在一站式服務中心,居民可辦理從出生證到死亡證、從勞動保障到困難救助便民服務事項;在助老中心,設有針對老年居民的養生館、敬老閣、居家養老服務站;在助小中心,有備受孩子們喜愛的書畫社、小布學堂、約讀書屋;在綜合中心,開設了舞蹈室、琴房等興趣小組的活動空間,讓居民們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鄒小美這樣描述自己的一天:白天孫子孫女上學后,她就到興趣小組跳跳健身操,和隊友們排練節目;中午一個人不想做飯,就到敬老閣吃飯,花10元錢就有兩葷兩素;孩子們放學,到約讀書屋寫作業,周末還有社會組織指導繪本閱讀和興趣輔導……
“買菜辦證不出小區,各類活動場地也常年人氣爆棚。”鄒小美說,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從健身保養到精神文化全方位的服務保障,“以后我就在這里安心養老了!”
龐博告訴記者,小區、商業街、高校、工地等各類“同心圓”的資源和力量交匯,更好地服務了小區居民:服務街的建設資金來自組織部門的為民服務資金,教育、民政及僑聯等條線部門也提供了政策或資金支持。
在配套服務上,這幾天,鄒小美還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小區兩個大門的紅外測溫儀已經正式投入使用,“我們居民又多了一道保護”。“小區人員面廣量大,急需能適應溫度變化的測溫裝置。”社區物業經理潘家誠介紹,物業將相關需求反饋給社區,社區立刻在為民服務資金中排出計劃,通過提案、公示、比價、招標等一系列程序,采購安裝了5臺紅外測溫裝置,得到了居民一致肯定。“匯集各方合力的‘同心圓’機制,作用真不小!”潘家誠說。
共治:小區多了志愿者
在金陵家天下的小區業主群里,經常發布最新通知,這些信息很多是由居民志愿者搜集上傳的。每天早晚兩次,志愿者們輪流值班,進行衛生死角的檢查、安全隱患的巡邏、門外單車的整理。小區環境日益美觀,盜竊案件逐年下降。
去年以來,不少人注意到,小區還活躍著一群外國志愿者的身影。來自比利時的卡明麗就是其中一位。在小區245戶居民中,有相當一部分在附近國際學校、外資企業、高校院所工作的外國人,最高峰時住有一半外國居民,目前共有100多名。這也是南京全市的7個“國際社區”試點之一。
1996年到南京大學讀書后就留在南京定居的卡明麗,是很多外國居民眼中的“老南京”,常給一些初來乍到的外國居民提供一些買菜、購物等生活信息,也幫著調解過因文化差異導致的鄰里矛盾。
已有10年志愿服務經驗的鞠亞平坦言,在國際社區,由于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外國志愿者在溝通信息、傳遞意見、反映問題等基層自治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所有志愿者的帶動下,居民們更加關注和投身社區事務,去年舉辦的啤酒音樂會和義賣活動吸引了不少人參與,大家還對垃圾分類、文化建設提出積極建議。”該社區黨支部書記呂慶祥坦言,社區治理不應只是社區干部和物業人員的事,在小區“同心圓”內部,居民志愿者凝聚起基層共治的重要力量。
據介紹,目前街道已組建了“萬家歡”“搭把手”“百事幫”等56支志愿服務隊,共有志愿者1萬多人。該街道連續62個月在南京城市考核中位列第一,先后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