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陳潭秋:“特殊”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員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21-05-08 16:47:05

這是陳潭秋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新華社武漢5月7日電 題:陳潭秋:“特殊”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員

新華社記者徐海波

初夏時節,在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陳策樓鎮陳策樓村,屹立于蒼松翠柏間的陳潭秋銅像,展現著神采奕奕的革命家風采。銅像前一束束鮮花,寄托著人們對這位中共一大代表、黨的創始人之一、“特殊”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員的崇敬之情。

陳潭秋,1896年生,在這個大別山腳下的小山村,他度過了童年、少年。青年時代,他離開家鄉到武漢求學,1916年進入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英語部學習,后與董必武等人籌辦武漢中學,任英文教員。在他們的努力下,這所學校團結了一批進步教員,培養了一批革命青年。

1920年秋,陳潭秋和董必武等在武漢成立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出席黨的一大。此后,陳潭秋先后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員、武漢地方執委會委員長、湖北區委組織部主任、江西省委書記、滿洲省委書記、江蘇省委秘書長、福建省委書記、中央政府糧食部部長等職,領導各地的工人運動、學生運動和兵運工作,為黨的事業四處奔波。

紅軍長征后,陳潭秋留中央蘇區堅持游擊戰爭,任中共江西分局組織部部長,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后參加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工作。

“我始終是萍蹤浪跡、行止不定的人。”陳潭秋在一封家書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深歉意:“老母去世的消息我也早已聽聞……反可憐老人去世遲了幾年,如果早幾年免受諸多苦難啊!”

“他就是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英雄人物,心中永遠裝著貧困百姓。雖是書生出身,但依然敢于持槍上火線。”陳潭秋故居紀念館館長丁海舟說,大家看到陳潭秋的照片多是左側臉,因為他的右耳在游擊戰中負傷。

1939年9月,陳潭秋奉命回國,任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他同新疆軍閥盛世才進行了靈活巧妙的斗爭。當盛世才公開走上反蘇反共道路后,1942年夏,黨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產黨員全部撤離。陳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并表示:“只要還有一個同志,我就不能走。”

1942年9月17日,陳潭秋被捕。敵人對他施以酷刑,逼迫他“脫黨”,他拒不屈服。1943年9月27日,陳潭秋被秘密殺害于獄中,時年47歲。

陳潭秋同志犧牲的消息一直不為人所知。直到1945年4月,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陳潭秋還被推選為中央委員。代表們沒想到,陳潭秋早已為革命事業而獻身。

作為一名特殊的七大中央委員,陳潭秋雖無緣見證中共七大召開的盛況,沒有看到勝利的曙光,但他的革命精神仍在代代相傳。

如今,大別山下每天都在變化,干凈寬闊的水泥路穿村而過,郁郁蔥蔥的樹木整齊排列,錯落有致的民房鑲嵌其中;英烈故居、紅色展館,與各式民宿農莊,相得益彰,訴說著這里的人們在百年風雨中一次又一次戰勝艱險,在偉大復興新征程上一步又一步不懈前行。

近些年,陳策樓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大力開展興村富民,一方面開展葡萄、柑橘等特色種植和水產養殖,另一方面,鼓勵能人創業,創辦3個紡織工廠。全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50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6000元。在扶貧攻堅戰中,陳策樓村78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陳潭秋畢生為之奮斗的夢想已經成真,但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接力棒仍在相傳。”陳策樓村黨支部書記陳文勝說,陳策樓村去年被列為紅色村莊試點村,全村正在加大建設,依托紅色資源,立足村莊特色,把紅色文化融入綠色產業,修繕陳潭秋故居二期展館,發展鄉村文創產業和特色農業,讓村民過上更加幸福的小康新生活。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