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文藝評論應如百溪活水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2021-08-04 15:12:08

【影視銳評】  

近日,影視圈新聞不斷。某流量明星主演的劇集上線口碑不佳,遭到網友吐槽;幾位偶像藝人被曝出私生活方面的負面新聞,引發輿論關注。為了維護偶像的形象,粉絲們和營銷號紛紛下場控評,活躍在各網站的評論區中。一時間,影視控評的話題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何為控評?即在各種網絡平臺上,通過占領評論前排、點贊好評、養號刷分、評論注水、勸刪或舉報惡評等一系列數據化操作,來控制作品或藝人的評論風向,使之呈現出正面、高分評價的輿情常態。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在官網回復網友的“電視劇控評是否合法”主題留言時表示,該網友描述的情況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并提供了多種申訴舉報方式及途徑。國家網信辦近年來也出臺了《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等法規,對違法控評界定做出了詳細解釋。但是控評不僅是法律和職業操守問題,更是影視行業的一個結構性問題。

影視作品從上映播出之后就不再專屬于創作方,創作方也期待獲得觀眾的各種評價和諫言,這是影視作為大眾藝術的魅力和價值。從本質意義上講,控評違背了作者與觀眾的溝通初衷。需要明確的是,對優秀藝術作品的審美品位和價值觀的正面輿論引導是必要的。雖說公論自明,但是在作品播出早期,一些惡意差評確實會誤導觀眾,抹殺作品的真實品質,對此創作方和觀眾都應理直氣壯地舉報和回擊,以正視聽。隨著互聯網與影視的深度融合,控評操作日趨復雜化和系統化,已成為影視產業鏈中的專業環節。在激烈市場競爭下,不免會出現強行洗白、惡意抹黑和收視率(播放量)造假的現象。不僅如此,控評行為涉及網絡社交,容易引發網友互踩、互撕、謾罵、網絡恐嚇,甚至線下沖突等惡劣社會事件。

粉絲群體活躍在控評的一線。如果自家偶像藝人參演的影視劇上映播出,粉絲們就承擔了兩個控評任務:為該作品刷好評、鋪排面和帶節奏,爭取更多觀眾關注;回擊和湮沒負面評論。粉絲“為愛發電”可以理解,但是唯情感取向無疑影響他們對作品的藝術判斷力,降低了對作品質量的要求,更嚴重的是會陷入“好評戰惡評”的紛爭中。正如很多控評粉絲說的:“如果我們跑了,作品和偶像的黑料就會滿天飛,影響口碑和商業價值。”這種強烈又有些“悲壯”的拯救者情懷進一步加重了粉絲的盲目性——在信息繭房里對自己偶像的作品瘋狂點贊,并為做出漂亮可信的數據互相攀比,有組織地刷好評、反差評,研制如何“偽裝成純路人”、有效打分的“打分攻略”。有些粉絲賬號為了提高自身活躍度和權重,還會跑到與控評影視劇不相干的文藝作品評論區去打卡和胡亂打分,很多作品和作者紛紛無辜“躺槍”。更有一些影視劇控評者為了“反黑”而“反黑”,把一切中評、差評都視為惡意,把競爭作品當作假想敵,給對家潑臟水以襯托自家優秀。不過,你黑別人,別人也會黑你。當文字辯論演變為相互攀比和詆毀,控評工作更加艱難又低效。

這種耗時耗力做出的“好評滿滿”未必能獲得“路人”的好感,一些影視劇評論區常見這樣的短評:“本來可以給三星,但看不下去粉絲刷五星,怒打一星平衡一下。”“如果一部劇集打高分的都是粉絲,只會讓我對這種劇集敬而遠之。”對于一邊倒的好評,理性觀眾難免產生懷疑和逆反心理。結果導致優秀作品蒙塵,客觀又專業的評論被罵戰和無效評論吞沒,大眾信任被消磨。事實上,在中國巨大的影視受眾市場中,作為“沉默的大多數”的“純路人”和“路人粉”群體遠大于一部影視劇的“真愛粉”,喪失路人緣是控評最得不償失的后果。

其實,粉絲內部對控評的正當性也有爭論。但受到“愛,就要白給,越愛越要無怨無悔”的理念束縛,控評從“為愛發電”變成了一種無法擺脫的負累。付出越多,越無法離開,所以很多粉絲組織逐漸做起了控評生意經。一些影視論壇社區、自媒體營銷大號、播出平臺和宣發公司也瞄上了這個控評業務。當資本觸角纏上了粉絲的“真愛”,控評成了強大的商業機器。粉絲成了“數據勞工”,用自己的情感勞動為各種平臺和賬號供流、擴容和增值。宣發方和播出方倚仗平臺技術優勢,會側重于做數據而不是有創意的營銷物料。有的影視劇播出,隨之上演的數據攻防戰風頭甚至蓋過作品和演員,使后二者成了配角。因控評獲得一定收益后,很多平臺以此作為自己與出品方、創作方合作的籌碼,處于傳播鏈后端和產業鏈下游的控評方正在搶奪操縱影視作品命運的權杖。也是由于后期控評的保駕甚至遮丑,前期創作者迷失在“好評滿滿”中,一葉障目,罔顧自己作品的缺點和不足,一股懶惰、功利、合謀炒作的創作風氣正在滋生。

文藝作品的價值是觸及靈魂,而非量化指標,更不是自造虛假數據;文藝評論界應是百溪活水,而不是粉黑站隊,更不要丟失口碑和公信力。長期來看,違法控評對創作方、播出平臺、營銷方、受眾都造成了傷害,終歸是一場負和博弈。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